李策接过卷宗,迅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兴奋之色:“公子高明!如此一来,咱们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握下游各县的虚实!这比咱们自己派人偷偷摸摸去查,效率高得多,也安全得多!”

“宋濂不是要来查账吗?”秦珩宇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那就让他查。河工的账目要做得漂漂亮亮,每一笔开销都要有出处。至于这些‘出处’嘛,自然是下游各县‘鼎力支持’的结果。”

许泽云搓了搓手,嘿嘿一笑:“妙啊!这样一来,宋濂就算把账本翻烂了,也只能看到下游各县对河工的支持,看不到咱们黑石屿的影子!”

“黑石屿那边,也不能停。”秦珩宇看向一直沉默的阿力,“告诉郭松,钱不是问题,我要人,要铁,要船!矿卫的规模,再扩编一倍!新炼出来的兵器,优先装备给他们。”

“还有那些‘石工营’的匠人,让他们加快进度。我需要更多能修筑工事、制造器械、甚至懂得‘奇门遁甲’之术的人才。”秦珩宇加重了语气,“黑石屿,必须是我们最坚固的后盾,最锋利的獠牙。”

阿力眼中闪过一丝狂热,用力点头:“是,公子!黑石屿的兄弟们,随时听候调遣!”

秦珩宇又看向蓝斐:“裴彦在京城虽然失势,但他在江南经营多年,爪牙遍地。靖王府吃了这么大的亏,也不会善罢甘休。府衙和几个关键河段的防务,绝不能松懈。”

“另外,”他顿了顿,“让郭家商会的人,利用他们的渠道,帮我留意几件事:一是靖王府在江南的其他暗桩和产业;二是裴彦那些残余势力最近的动向;三是,两淮盐场那边,有哪些人手脚不干净,又跟哪些京城大佬有牵扯。”

蓝斐应道:“明白。郭家那边,会全力配合。”

“公子,”李策忽然开口,神色有些郑重,“咱们现在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人手也越来越多。河工这边,虽然暂时稳住了,但下面那些小吏、工头,人心复杂。长此以往,若不能真正收拢人心,恐怕会生出变故。”

秦珩宇点点头:“你说得对。光靠威逼利诱,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府衙景象。

“传我的话下去。”秦珩宇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凡是在河工中尽心尽力、确有功绩的吏员、工头,不论文吏武职,不问出身来历,一律破格提拔重用!”

“对于那些偷奸耍滑、阳奉阴违的,严惩不贷!但要拿出真凭实据,办成铁案!”

“还有,告诉下面的人,我秦珩宇用人,只看能力,不看背景。谁能为我办事,谁能为百姓做事,谁就能在我这里得到应有的回报!”

许泽云和李策精神一振。这番话,无疑是在向整个江南官场和底层社会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秦珩宇要打破旧有的规则,建立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用人标准。

“公子,”许泽云有些激动,“如此一来,定能吸引不少有才干却被埋没的人前来投效!”

“不仅如此。”秦珩宇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人,“我还要在河工沿线,设立‘惠民仓’和‘义诊堂’。”

“惠民仓,用查抄贪官污吏所得的部分钱粮,低价售卖给参与河工的民夫家眷,以及受灾的百姓。”

“义诊堂,招募郎中,为工地上受伤的民夫和贫苦百姓免费或低价看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