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命不息,北伐不止

深秋十月,秋高马肥,姜维第11次举行北伐,沿着洮河河谷地带,部队向着临洮县进发。

望着身边为数不多的将领和参谋人员,姜维心里有些凄凉。

“真是每况日下啊……当年跟随丞相出征,是多么轻松。我只须接受将令,奋勇杀敌即可,完全不必瞻前顾后,殚精竭虑。如今自己不但是统帅,也是战将,又是谋士,一身兼三职,真是操碎了心!而且后方又是一片反对之声,朝里军中又有几个人能支持我?……”

姜维想起那日入朝请求出征的情景,禁不住心情郁闷。

他呈上疏表,声音宏亮地启奏道:

“臣不敢一日忘先帝之志,违丞相遗命,誓死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今魏国动乱,我大汉已养兵四年,兵强马壮,士思效死,将思用命,正是伐魏良机,请求陛下批准出征。”

“这个……大将军勤于王事,朕心甚慰。但恐劳师糜财,不堪重负……”

刘禅不忍拂姜维之意,却将眼睛睃向立于一旁的黄皓。

黄皓眼珠转动,正要开言,正对上姜维一道凌厉的目光射了过来,心里打了个寒噤。稍作犹豫,面上堆起的笑一下子僵住了。

姜维因听了宗预的劝告,虽不直接劝诫后主疏远黄皓,却在心里打定主意,一旦碰到竖阉干预朝政大事,老子一定不假辞色,当场训斥,不使其养成刁难的习惯。因此上朝时常常留意黄皓神情,准备予以下马威,今日果然将他镇住了。

“陛下,近来臣夜观天象,见西蜀分野将星不亮,又周围小星暗淡无光,此不利于征战,又预兆庶民困厄。大将军啊,一动不如一静呀。”

姜维见求和派魁首谯周出头阻拦,正要反驳,忽然又有一人发言道:

“大将军不辞劳苦,固然可敬可佩,然而知己知彼,方能战而不殆。昔日先父智谋高远,且军力强盛,尚小心谨慎,不行一步险棋,结果仍不能北定中原,累死五丈原。如今大将军用兵常常别出机杼,措置意外,大开大合,致使胜也胜得侥幸,败则本可预料。

“我大汉国小民穷,宜守不宜攻,战一次则削弱一份力量,久积之下,危矣!愚以为魏国不来惹汉是幸事,何必反去猛虎头上打苍蝇?当利用蜀中山川之险,闭关锁国,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待天下之变,方是正理。”

姜维没想到诸葛瞻也说出这番话来,心中凄苦。本想推举了这个丞相之子又是皇帝之婿,进入了中枢,能够做自己坚强后盾,谁料也和自己意见相左!……

他的意见是代表一大批人的,今日索性彻底亮一亮我的观点,免得日后反对派仍然喋喋不休!

姜维气忿难奈,将自己心中的积怨滔滔不绝的喷泄出来。

“丞相六次伐魏全是为了国家,吾今10次出征岂为一己之私?川蜀局促,闭锁之地,若不坚持进取,国家还有什么希望?若国君安于和平,朝臣忙于内斗,将士懒散怯战,百姓愚昧浑噩,那就只有坐等敌寇来灭亡了!

“国小贫弱决不是自暴自弃的理由,而是奋发进取的动力!赢秦偏居西陲,最终灭六国而一统天下,高祖困于汉中而战胜楚霸王,都是弱小战胜强大的范例,我等岂能妄自菲薄,坐等天上掉馅饼?”

他扫了一眼诸葛瞻,又将目光转向百官:

“说到北伐,吾虽未建大功,也屡屡挫动魏人心胆。论战绩,臣大胜两次,小胜三次,战平4次。以弱国对强国取得如此战绩,殊属不易,诸君为何只盯住我上邽大败的那一次,这公平吗?请各位扪心自问:倘使换了你自己,能取得如此战果吗?能够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态势吗?能够长保国家安全如恒,后方巩固稳定,军队锐气不墜吗?……”

姜维说得激动,脸上泛红,语调急促,朝堂上一片寂静。文武官员或点头暗赞或面面相觑,再没人敢出头苛责。

后主耸然感动:

“朕见大将军赤胆忠心矣!北伐之事,任卿作主吧……”

姜维紧忙一阵,麾军出发了。他索性不带一员宿将,令张翼留在朝中,廖化留守汉中,带着傅佥、蒋舒等几个年轻将领,率几万兵毅然而行。

他还留下一个人,主簿陈寿。称他体质虚弱,不宜在军中久受颠簸,应留在朝中,发挥他才学渊博的特长。后主准奏,封陈寿为秘书郎。不久又迁散骑,担任了黄门侍郎。

其实姜维是想在朝廷安插一个耳目,观察皇帝与权臣们的动静,以便自己随时调整军事行动。

而陈寿也不负期望,忠于职守,公正地纪录下蜀汉军政的点点滴滴,为日后写出史学巨著三国志打下坚实基础。

却说魏国征西将军司马望,都督雍凉,在任八年。这一年夏秋之际,接到诏书,征拜卫将军,领中领军,指挥禁军。

他心中谢天谢地,自己守边事了,总算功德圆满,从此不用再提心吊胆,害怕姜维时不时的来进攻。于是向继任者邓艾交代一番,高高兴兴的回洛阳去了。

邓艾终于成了西线战区的最高统帅,他当然也是喜不自禁。

从此一切军事部署和行动可以由本人说了算,不用苦口婆心的去说服顶头上司。朝廷即使遥控指挥也是鞭长莫及,

更重要的是大将军放手交付西北一应大事,是对自己的绝对信任。我是少数非司马家族的国家上将之一,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其中甘苦唯有自知。

正当邓艾怀着雄心壮志,积极整顿军务,处理人事调动之际,接到了姜维再度入寇的警报。

紧张的军事会议上,众将都认为蜀军整整休整4年,这次必然规模浩大,志在必得,我军要在狄道、陇西、南安、祁山等地处处设防,兵力不足,又不知蜀军从哪里来,应当速请朝廷增兵。

邓艾却道:

“援军是远、远水救不了近渴,目前唯有……有固守,观、观敌军动向,随时作、作出对应方略。”

不多时,传来蜀汉军攻破祁山寨,长驱直入,向洮阳而来甘肃临洮西部,离兰州90公里。

邓艾查看地图后,对部下道:

“洮阳乃、乃临洮中心之镇,北上金、金城兰州不过数百里。蜀军如……如夺之,进、进攻金城,退可据、据上邽天水,陇西不……不复安宁了!当全力以援……”

儿子邓忠血气方刚,摩拳擦掌道:

“孩儿愿带兵前往!”

邓艾看了看他,

“你若、若要去,也无、无不可,只是要答应两、两件事,第一要、要听从守将的命、命令第二、二,只许守城,不、不许出战……”

邓忠有些不乐意:

“我堂堂大魏怎么永远采取手势?从司马太傅到郭淮、陈泰、司马望无不如此。如今父帅掌权,正可大振军威,绝地反击,如果仍袭照前任,岂不被蜀军耻笑畏敌如虎?”

“孺子懂,懂得什么!将、将在智而不在勇,在此山地进攻者,多、多有过失,后发制人,占尽便宜。蜀军精、精锐,姜维勇猛,又善、善演阵法,我偏不、不与他决战,他便三、三鼓而气、气馁了……司马太、太傅等几位前任,都、都是以守战,挫败诸葛亮和姜维的。王经不、不自量力,轻易攻、攻击蜀军,这才大败亏、亏输!这种血的教训,必、必须汲取……”

邓艾屈指叩着案桌,望向窗外的山峦,眼里射出阴沉的光芒。

“姜维,且……且看你猖狂到几、几时?总有一天,我、我会反守为攻,一击置你于死地!”

邓忠领着数千兵马,趱程往洮的赶来。远远望见蜀军旌旗相连,将洮阳围了一匝,便悄悄绕行寻找突破口。

出了东山谷,正逢一支蜀军小队迎面而来。邓忠见对方人马不过数百人,大喜:“送上口来的羊羔,如何不吃!”

立即挥兵杀了上去。图播天下ub123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