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不够,可以再加一路!遣一支部队翻过山,去东面的子午谷绕到汉中。这样三路进攻,胜算更大些!”李胜受了启发,兴奋的出了个馊主意。
杨伟不以为然的睨了他一眼:
“望山跑死马,何况这茫茫林海,连绵高山中,哪里去寻路?两眼一抹黑,心中全无数。打仗非同儿戏,就算瞎猫碰到死耗子,进到了子午谷,也不知猴年马月能到汉中!孤军深入不能与大部队协同,恐怕回不回得来也难说啊!”
“姓杨的,你几次三番与我等唱反调,到底安的什么心?”
邓飏气呼呼的呵斥。
“什么叫唱反调?我只是不想让某些唱高调的人坏了大事。”
杨伟冷冷的一笑。尖刻的话语噎得邓、李两人气恨交加,但又无可奈何。此人一贯直言无惧,连明帝大造宫室也敢当面反对。你官职再高,对这种无所畏惧的人又能怎么办呢?
曹爽又出来做和事佬:
“出发点都是为了国事,就不要计较方法的不同了。殊途同归嘛,三路进军的办法很好,可以试一试。”
于是曹爽让夏侯玄督促郭淮继续攻打正面,令校尉张某带兵5000去攻黄金围,又派夏侯霸领兵1万绕道子午谷。
汉中的告急文书甫到成都,刘禅顿时寝食不安。
“诸葛丞相一死,形势就大变了!朕不伐魏,魏却找上门来了,偏偏蒋大司马又病得起不来,奈何奈何?……”
光祿大夫来敏奏道:
“陛下莫急。孔明临终不是指定了接班人吗?蒋琬之后有费祎。听说他微有小恙休息在家。可急遣他抽调成都卫戍军,和涪县的姜维军,前去援救汉中。”
“这个……朕知道费祎雅性谦恭,廉洁奉公,是个清官,出使吴国也颇有外交才能,可是这打仗,嗯,他,他能行吗?”
“行不行要试过才知道,何况去岁他已迁位大将军,可算是不二人选。陛下要是不放心,老臣可以去考验考验他。”
“如何考验?”
“现在尚不知。到时老臣自有办法,事后定会细禀陛下的。”
“那好吧,就命令镇南大将军马忠留守成都,平尚书事,总理一切事务。让费祎赶快出发吧!”
闰三月,成都的部队集结完毕,费祎即将率军去往涪县。
出发前日的当晚,费祎正在大将军府紧张的处理公务,来敏找上门来了。
“哎呀,大将军即将远行,你我乃多年棋友,我没有良策可献,就对弈一局,聊做道别吧……”
来敏拉住费祎的手絮絮叨叨:
“不是老朽说不吉利的话,我这个80多岁的糟老头子,今日不知明日事,以后能不能再与大将军对弈,已未可知。文伟可要拿出你最高水平来,咱俩定个输赢,哈哈……”
费祎府中长史、书记等幕僚大为反感:这老头子真不识相!怪不得诸葛丞相在世时也不喜欢他。
仗着自己是东汉名城来歙之后,以蜀中先贤自居,倚老卖老,常常口出狂言,因此还被丞相罢免过官职。现在大将军忙得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他却还来下棋?……
费祎却无惊无怪,从容的延请来敏入座。
“好,今日定要让敬达先生输得心服口服!”
两人对坐,聚精会神的下起围棋来。
文吏们几次拿来紧急公文请示,费祎迅速一览,立即给出处理意见,随即又全神贯注地投入弈棋,步步考虑严密,方寸丝毫不乱,来敏苦苦挣扎,最后还是以四目半之失输了。
来敏将棋盘一推,笑道:
“老朽并非来无理取闹,特地来观察试验大将军罢了!文伟反应灵敏,处事果断,又是这样沉着冷静,此番出征一定能够战胜敌寇!这下皇帝群臣都放心了。”
“哈哈,原来敬达先生是贪杯不在酒,舞剑有深意啊!”
两人相视大笑,一旁的幕僚们也尴尬的陪笑起来。
这里蜀汉援军正在加紧行进,那边的魏军已呈不支之状。
时序进入了四、五月,汉中的气候似乎少了过度期,春寒的阴影刚刚在魏军将士们意识中消失,初夏的炎热就接踵而至。
白天在炽热的阳光下暴晒,铠甲热得烫手,贴身的衣服全湿透了,晚上靠着肉身的热量捂干,第2天继续出身大汗。日复一日,谁还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呢?
曹爽心情烦躁地在帅帐里乱转圈,偶尔停下脚步,站在标着无数地名的军事地图前,却一个字也装不进脑子中。
三路进攻的计划早成了泡影。
当面的兴势围,不管是佯攻也好,真攻也好,总是负气而进,弃尸而退,从来到不了山顶。
迂回的夏侯霸军翻山穿谷,在荒芜人际的幽壑里转悠了半天,连子午谷也没找到,更不用说去汉中的路了。幸好夏侯霸多了个心眼,来时沿路做了标记,这才辛辛苦苦把队伍带了回来。
那支去攻黄金围的魏军却没这么幸运了。十数日后,张校尉失魂落魄的领着两三千残军逃了回来。他心有余悸的向曹爽等人叙述本军的遭遇。
“我们沿着黄金水循东南而行,路上抓住一个山民做向导,找到了黄金谷。在抬头不见一线阳光的谷中跋涉了大半天,远远望见了建在山坳里的敌垒。
“天色将暮,我令就地休息,准备养精蓄锐,次日前去攻打。将士们饥渴难耐,纷纷喝山泉、摘野果。不料多人出现肚痛腹泻,折磨得死去活来。夜间宿营,怕受毒蛇野兽伤害,兵士们在林间露宿时点起了几堆篝火。半夜里突然惊声四起,黑暗中人影幢幢,发出尖锐吓人的啸声,同时射出无数利箭,中人即死。
“敌军夜袭!我急忙指挥兵士们围成一圈,就地抵抗。那些敌人纵跳快捷,疾如兽类,射完箭又挥刀乱砍,亮闪闪白刃在黑夜里闪动。伴着一声声惨叫,我方士兵不断倒地身亡。真是一副恐怖的场景!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四下里又响起了尖啸,像来时一样,敌人又倏忽消失了。我们不敢再睡,紧张的捱到天亮,见那些被箭射死的兵士们,个个脸色发紫发黑,死状可怕,显然是箭上有毒。
“被刀杀死的人则伤口又深又长,有些连头盔和护肩也被劈开了,可见敌人的战刀锋利,臂力惊人!现场找到了几具敌军的尸体,身披皮甲,脚穿草鞋,披散着头发,耳朵上还穿着铁环。深目凸颧,形象十分狰狞。嗐,这就是彪悍无比的无当飞军啊,简直就是无数蚩尤的化身!
“末将抱着拼死之心,督军攻打敌营。奈何将士们被这些鬼魅般的蛮夷兵杀怕了,胆战心惊,束手束脚,在敌人的毒箭前败退下来。我看再拼下去也只能多死几个弟兄,故而撤兵回来了……未将有罪,请大将军处罚……”
“你蠢就蠢在宿营时点了篝火,这不是暴露了行踪,把敌人引来了吗?”邓飏责骂道:
“反过来,你如果趁夜偷袭,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真是庸才,败军之将!”
张某低着头嘟囔道:
“和这种鬼魅作战,谁能获胜?……”
曹爽性格懦弱,比较仁慈,见一群将士灰头土脸、衣衫褴褛,有些不忍:
“算了算了,他保全了将士也是不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责军棍30,降为别部司马吧。”
久战不胜已经够烦心了,京城来的信息更让曹爽烦上加烦,使他信心急遽动摇。因为他遣使向朝廷征兵,却遭到朝臣一致反对。
散骑常侍钟毓还捎来一封信,明白无误的请他退兵:
“高明的取胜之道在于不动刀兵而屈人之兵,无敌的军队决胜于帷幄之中,而非千里之外的战场上。适可而进,知难而退才是自古征战的道理,希望您能深思熟虑,趁早决断……”
这一盆冷水泼得曹爽很不爽,
“这帮自命清高的家伙,就是不希望我建功立威,一个接一个反对……说不定就是司马仲达这个老狐狸挑唆的!”
这个钟毓可不能小看。他是被文帝称为“一代伟人”的钟繇之长子,和弟弟钟会两人素以机敏闻名天下,14岁就当了散骑侍郎。在百官中出类拔萃,可以算作是中原世族的代表人物。
“哼,你多次直谏明帝毫不留情,皇帝能容忍你,我可不想助长你骄狂之态!……”
曹爽为此心里一直记恨钟毓。一年后就寻个缘由,将他贬为侍中,赶出京去当了魏郡太守。
曹爽正在踌躇彷徨之际,杨伟报告说,昨晚汉军夜袭司马昭营地,据说是王平亲自带队,边发射连弩边冲锋,给将士们造成了很大恐慌。幸得司马将军临危不惧,严禁将士骚动,坚守营寨,令敌人无机可乘,只好撤退走了。
“大将军,如今形势于我很不利呀!敌人据险而守,我军进不得战,攻不可下,粮草供应也极为困难。关中运粮,千里迢迢,供不应求,民伕因为自家牲畜十之七八死在险途之中,号哭声远近相闻……如此下去,惨败难免,关中多年的积蓄将消耗一空,将致民怨沸腾,国库亏虚。大将军,为国家长远计,还是赶紧撤军吧!”
曹爽的信心已经丧失了七八分,他转头求助似的望向邓飏和李胜。
这两人先前是求胜心切,现在是在想:水涨船高,无水搁浅,大将军立功,我等受益匪浅,无功而返,我等脸上也无光……因此坚决反对撤军。
“汉高祖屡战屡败,最后垓下一战而定乾坤,大将军代天而讨逆贼,岂能因一时受挫而放弃大好战机?杨伟素无良策,只会祸乱人心,居心叵测,虽名为参军,是为乱军罢了!”
杨伟大怒,不顾一切后果的指着两人,愤怒地对曹爽吼道:
“邓飏和李盛败坏国家大事,应该立即处死!”
曹爽心中郁火上涨,脸色大变,怫然斥道:
“这种话岂是你随便能说的?好了好了,你们都给我出去!让我一个人静一静!……”
又拖延了几日,这天夏侯玄从前线来到帅帐,曹爽以为他发现了战机,急忙期待地问道:
“太初此来有何教我?”
不料夏侯玄一番话,让曹爽从头到脚,从头冷到了脚。
“当前艰难处境一目了然,急切拿不下汉中。久则兵损粮绝,困难重重。
“我想当年太祖神武之至,犹有定军山之败姑父曹真勇毅果敢,司马仲达老谋深算,亦屡挫于诸葛亮之手。可见这汉中之战,我军难有胜算。此地太过险要,听说汉军援兵将到,如果断绝退路,我军攻前不能胜,后退不得返,必然全军覆没!这个责任就连大将军您也承担不起啊!”
这些话其实是司马懿写给夏侯玄信中的意思。司马懿通过司马昭这个耳目的多次来信,对前线情况了如指掌。
他考虑,如直接发函阻止曹爽,可能效果适得其反,而夏侯玄终究是个忠义明智之人,又与两家都沾亲带故,可谓是中间桥梁,就让我这封信去打消曹大将军最后一丝幻想吧!
曹爽呆立半晌,来时的雄心壮志终于消失得一干二净,十分信心一分都不剩了,随之而生的是对军败身死的恐惧。他长叹一声:
“唉,那,那就退兵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