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王平独力败魏师
在几百里长的骆谷里,魏军主力还在艰苦的行进。穿骆谷要翻过十八盘和老君岭,蜿蜒起伏在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里。
先锋郭淮的关中军艰辛的走出了谷口南端,他遥望横在东面的兴势山,不禁生出懼意。
攻者当趁敌不备,以摧枯拉朽之势方能成功,如今蜀军早有准备,不但深沟高垒,占了地利之便,而且兵力上也丝毫不落劣势。看这满山的旌旗,仅兴势围恐怕就有数万之众!……
“洛阳那些巨头们真是盲目兴兵,贪功冒进,我可不会任你们摆布,做首当其冲的炮灰!当年征蜀,夏侯霸之勇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犹在此处吃了败仗,我自当引以为戒……”
郭淮思忖了半天,弄不明白司马懿的态度。
说支持此次出征吧,显然不可能,凡理智健全者都明白此番伐蜀,全因大将军欲树威而为之。说不支持吧,却让二公子司马昭随同出征,且做了一路大军的副帅……
想司马太傅当年对抗诸葛亮,何等的老谋深算,又岂会任人摆布?……
“这事不像表面那么简单,看来朝中争权夺利之斗,暗潮涌起,惊涛浮涌,早晚会有一场大变故啊!我郭淮当然是站在老上司太傅这一边的……对大将军的军令嘛,明目张胆对抗当然是不行的,消极怠工,还是有据可依的……”
郭淮退回到骆谷口引军驻扎。
数天后,第二支大军也到了。
夏侯玄见状,清秀的脸上露出不快,责问郭准为何不进攻:
“郭将军职为先锋,又是百战老将,为何畏敌不前呢?”
“敌情不明,贸然进攻不是自取败亡吗?关中军单独攻打,局部便变成劣势,将我10万大军的优势化为乌有了。
“我郭淮虽不济,也读过几本兵书,知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道理,故在此等候,待主帅到来,集中优势兵力一并攻敌。这没错吧?”
夏侯玄见郭淮理直气壮,一时无可反驳。司马昭在旁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夏侯将军,欲速则不达,且等弄清情况再进攻吧。”
夏侯玄虽曾随父出征过几次,都只是在统帅部观战帮衬,并无实际带兵经验。当下也不能过多责怪,便令合军向前,至兴势围几里前扎营。
当日晚上司马昭来到郭淮的营中,两人在内帐密谈。
“曹爽一直想架空我父亲,苦于威信不足,一旦伐蜀得胜,便会肆无忌惮的将军权收归手中,再不令别人染指。家父认为汉军几年休战,兵精粮足,现在还不是伐蜀的时机,大臣们也有多人反对,曹爽迫不及待要立威,自然执意要做。”
司马昭话风一转:
“小侄此来军中,也是曹爽那几个狗头军师的主意,妄图要挟吾父……哼,一群狂犬怎能驾驭得了骐骥?吾父借机以加强京城保卫为由,为我兄长谋得了夏侯玄遗下的空缺一护军一职,总算让司马家在军中有了一席之地……
“其实在我个人来说,倒还是乐意从军的,一来在战火中焠炼焠炼,二来为父亲做个眼线,三来嘛,也能再见见叔父,学些领兵之道。”
“二公子一说,我全明白了……嘿,那些人想的太简单,入蜀道路险恶无比,单单行军就千难万险,更不要说打仗了。这粮草的供应更令人头疼,当年曹子丹尚且不行,做儿子还想邀天之幸吗?”
“叔父是先锋大将,曹爽一定要让你打头阵的,您要小心啊!”
郭淮冷笑一声:
“发号施令尽在他,仗如何打全在我。想要立功,自己上前线吧,想利用我?痴心妄想!那些人想要成功,我看就像登蜀道一样难上加难!”
“不过夏侯太初这人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妹妹夏侯徽是我大哥的原配夫人,我们两家不但是亲戚,我和他的私交也很好。
“他这人目如朗星,风度翩翩,世人评论说,见到他就如朗朗日月之入怀,情不自禁会肃然起敬。而且他才华出众,博学多才,是当今玄学的领袖。家父对他提出的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政见很赞同,称他为一时之才彦。所以嘛,请叔父心里有个底,区别对待。”
郭淮点点头:
“我知道了。然而依我看来嘛,这种人闭门家中,立言著述,或者坐而论道,摆摆名士风度,那是再合适不过,让他领兵打仗嘛,嘿嘿,有些勉为其难了。至少我是不敢恭维的。”
司马昭苦笑笑:
“矮子里头挑长腿,曹爽那帮手下就数他出自将门,夏侯太初也是身不由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的呀。叔父您就表面上对他客气点吧……”
第二日,夏侯玄果然催促郭淮出兵。郭淮也不推脱,请夏侯玄分兵攻打兴势山东围,自己率领本部关中军进击西围。
到了兴势山下,郭淮派出一营人马5百人做试探性进攻。
上山的路径都被蜀军布上了鹿砦、荆棘,堵塞住了,魏兵只能攀石拉树,一步一步的往山坡上爬去。还没到蜀军营垒前,已经精疲力尽、气喘吁吁了。
蜀汉军将连绵的山头当做城垣,山中的凹地当做大本营,守御,出兵,囤积军资,休息、轮换都井井有条。
见到魏兵攻上来,不慌不忙,连箭矢都懒得射,只用取之不尽的石头往下滚砸就足够了。
郭淮见部下徒劳无益,白白死伤,一营兵所剩无几,便领兵退回。
夏侯玄那边也是同样如此。攻打了几次,寸步难行。将士费了好大劲仰射上去的箭,不是被树木石头挡住,就是软弱无力的落到了汉军工事里,毫无杀伤力。而以逸待劳的汉军只要抛一阵石块,就能砸到一大片魏军。
曹爽的中军总算姗姗来到。走出这个骆谷,魏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进谷的时候还是3月初。夜宿谷中,寒气袭人白日行军,忽艳阳高照,忽又晦阴下雨。将士们忽冷忽热还是小事,难在翻过一座座山岭,到处是悬崖峭壁,山高谷深,走在崎岖狭隘的山路上,几步一跌,苦不堪言。一不小心就摔到倾斜的谷坑中,非死即伤。
更难熬的是谷中很长一段路都没有水源,见不到一条小溪流,眼前只有望不到头的逼仄山道。盘山路曲折回旋80余里,名号“八十四盘”,望之弥远,走之不尽,带给人一次次失望。
饥饿尚可忍,干渴实难熬,很多人迫得摘野果,折树枝嚼,却越嚼越口渴,有些人还中毒而死。
那些辎重部队的牛马驴骡更是可怜,每日苦苦挣扎着,驮着重负前行,还挨饿受渴,终于支撑不住,半途大量死亡。作为辅兵的夫役,只好以人代畜,运输粮草,许多人也因此丧命。
曹爽初入谷时,乘坐着一辆辂车,走了小半程就被颠得浑身难受,便換骑战马。在深谷中,马蹄突在厚苔上一滑,战马跌倒,曹爽也被结结实实摔了一跤。
幸亏穿着铠甲没有受伤,但也污泥满身,狼狈不堪。
曹爽恼羞成怒,拔剑猛刺,战马肚腹洞穿,哀嘶着死去。又换上一匹稳健的骒马后,邓飏让几个卫兵轮流为曹爽拉着马缰,这才安安全全的走完了全程。
将出谷的时候,前军捉住了一个樵夫,押来见曹爽。曹爽吩咐不要为难他,问道:
“此去汉中还有多远路?路况如何?你详细说来。”
樵夫战战兢兢的答道:
“大、大,大概还有200多里……将军现在走出的是骆谷,还要翻过兴隆岭,由华阳镇经八里关、茅坪、贯岭等出傥谷口。这两个谷统称为傥骆谷……将军也可以循傥水河谷,直至城固县。在那里北渡滑水,经汉、乐两城,就见到汉中南郑了……不过中间要过兴势山,那里正在打仗呢……”
曹爽让放了樵夫,沮丧的摇摇头:
“这他娘一连串地名搅得我头晕,我还以为这条路比子午道和褒斜道都短,是关中到汉中最近的一条路,谁知道这么难走!……”
他要是预知300年后,唐朝李白对傥骆谷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浩叹,他是决计不会选这条路的。
参军杨伟说道:
“秦陇巴蜀,自古险峻无比,闭塞阻隔,故而当年项羽才将汉高祖封在汉中,令他不得轻易出关中。
“此去前路关隘重重,除了诸葛亮修建的汉、乐两城,还有雄居于陈仓道口的阳平关,谚称汉中最险无过阳平。诸葛亮攻我大魏,也一直把阳平当做出祁山的大本营。昔日武帝、文帝都将征汉中视为畏途,大将军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啊!”
邓飏刚刚密嘱一个心腹去将放走的樵夫杀死,以免泄露军队行踪。他匆匆回转来,责怪杨伟道:
“你身为参军,当为主帅出谋划策,怎可强调困难,说这些动摇军心的话?”
杨伟冷冷回答:
“打仗不是搖唇鼓舌,必须正视现实,倘若在下一味捡好听的话说,让主帅盲目乐观,岂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
“你!……”
邓飏眼珠瞪得像铜铃,恨恨的戟手而指。
“好了好了,不要争了,快赶路吧!还不知道夏侯玄他们的战况如何呢?”
曹爽制止了两人,命全军加速前进。
平素人迹罕见的兴势山,此际人声鼎沸,杀气腾腾。
魏国三路大军会合后,在山下打起无数营寨,鼓角相闻,气势十分惊人。但因山道数里无平地,不能横贯排开,只能呈弯曲的一字长蛇,排成了纵横很紧密的阵势。
全军捏不起一个拳头,砸向蜀汉军,五个指头一个个被迫分开,也就发挥不了兵力上的优势。
在依山而筑的兴势围前,曹爽亲眼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
成千上万的魏兵逞散兵线登山仰攻。一开始气壮如牛,杀声震天,过了半山腰,喊声越来越弱,渐至无声无息。
俄而,汉军发出怒吼,大石、利箭纷飞而下,魏军不断倒下,伤兵与死尸倒卧在地。活着的士兵,跌跌撞撞的转身逃跑,许多人像石头一样,从山上乒乓作响地滚下来。
蓦地,从围堑里跃出一拨汉军,一个个敏捷如猴、凶猛如豹,蹿蹿跳跳,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轻松的追上逃跑的魏兵,将他们一一砍翻戳倒。
曹爽看得目瞪口呆,手心里满把是汗,惊讶道:
“早就听说诸葛亮有一支无当飞军,骁勇异常,定是他们了……这些南中蛮夷哪里是人,分明就是山妖啊!”
“是呀,王平就是无当飞军的第一任统帅。街亭之战就是因他率1000无当军断后,张郃将军才未能取得更大战果。后来他领有5部,也就是有5000飞军,4年前蜀国汉嘉地区四川雅安北蛮族造反,中领军向宠带宫廷禁卫军去征讨,竟然大败,自己也死在蛮夷的刀下。结果调来了无当军,不多久就平定了叛乱。此人此军不可小觑啊!”
夏侯玄颇为无奈的说完,又遗憾的摇摇头:
“嗨,攻山不比攻城,什么云梯、撞车、抛石机全用不上。何况这鬼地方这些辎重利器根本带不进来……这真好比老虎对着石龟,无从下口啊!”
曹爽很不甘,看着一群幕僚催促:
“你们倒是给我想想办法呀!”
“这山上汉军怕有好几万人,即使在平地作战,我军也难保必胜。看来强攻是肯定不行了,此地望东有个隘口叫黄金围,估计守军不会多,可以派一军迂回攻击。这里也同时加紧攻势,两处只要有一处得手,大事就成功了。”杨伟沉思了一会,建议道。七号7h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