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雷晓波静下来的时候,还是挺担心林梦雪身边的汪向东。好几次,他都想从林梦雪的口中了解汪向东的一些情况,但总觉得有些唐突,如果问的方式不对,反而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而林梦雪自与雷晓波分开后,每天都在数着日子,期盼着暑假早点到来。雷晓波临走时曾告诉她,暑假应该有一周的时间可以探亲,不管相聚时间长短,只要能和他见上一面,她也能感觉到浓浓的幸福。
然而,谁也没想到,1998年的暑假对整个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它爆发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长江告急,珠江告急,松花江告急,嫩江告急……几乎中国的很多地方都进入紧急状态。国家虽然投入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但效果并不明显,从这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上来看,似乎越来越难以加控制。
按照以往,雷晓波所在的军校应该是先让学员赴部队进行第二轮当兵锻炼,时间为三周,比去年少两个礼拜,然后返校集结一周进行部分军事科目训练,最后留一周时间可以回老家探亲。但是全国性的洪灾突然爆发让这个暑假变得极不平常。六月底前,队里每天都组织全体学员看新闻,严密关注洪水的最新态势。雷晓波那段时间也非常地焦虑,自己的老家就在淮河流域的一个支流上,1991年发大水时,奶奶的老家就曾被洪水无情的淹没过。而从电视上报道来看这一次的洪水要远比1991年那次大,他对家人的担忧越来越重。
在与家人的电话中,他多次让姐夫郑士龙尽早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防止家里的淠河部分路段决堤,因为91年就曾多次发生险情,若不是当年有部队在那里24小时把守,估计他所在的小镇也会遭殃。
郑士龙告诉他尽管放心,家里早就做好了预案,反而担心他是不是要随部队去抗洪一线。雷晓波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去抗洪是他们当兵的职责所在。父亲雷建国虽然也很牵挂儿子,但毕竟自己也是当过兵的,国家现在发生如此大的灾难,子弟兵不往前冲,谁还往前冲呢?于是就叮嘱雷晓波如果有一天真去了抗洪一线,务必注意安全!
除了家人的安危,还有一个特别让他牵挂的便是林梦雪。当得知宁波相对比较安全时,他总算舒了一口气。林梦雪告诉他:家人早已经把奶奶接到宁波,另外弟弟一放假也会来宁波暂时躲避下险情。同雷晓波的家人一样,林梦雪也是对雷晓波感到深深地担忧。她从电视上已经看到很多部队都投入到了抗洪抢险中,而且不时有牺牲的子弟兵在媒体上播报。
七月初的一天,她再次接到了雷晓波的电话,有些紧张的她问:“你们准备去吗?”
雷晓波说:“现在一切还在待命状态,你不要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林梦雪还是有些不放心,说:“你们那里我看了没有什么危险,可要是去部队的话,是不是就要去参加抗洪啊?如果真那样,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说完,声音竟有些哽咽起来。
那一刻,雷晓波颇感欣慰,除了家人,在这个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如此地关心着他,爱着他。他赶紧安慰说:“放心吧,我水性好着呢,真要去的话,我就学学当年咱们伟大的MZX,畅游长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林梦雪在电话那头扑哧一笑:“你是不是还要逮条武昌鱼煮着吃?我告诉你,如果去的话,你可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个暑假,记住咱们的约定!等你!”
一句“等你”顿时让雷晓波的心感觉像化了一样,如果此时要是在林梦雪的身边,估计他一定会……不能再往下想了,再往下想自己身体某个部位又该不老实了!只是,他总觉得自己是有贼心没贼胆!
雷晓波说:“只要学校给我们假,我一定去找你!”
当完成最后一门考试课后,雷晓波接到通知:所有学员正常赴部队实习,不过这些部队暂都没有担负抗洪任务。这次,雷晓波被分到了北京军区某集团军下属一个连队。到了部队第四天,雷晓波当时正在随连队一起训练,他突然看到连里文书急匆匆地从营部跑过来,在连长耳朵边嘀咕了几句。连长听后,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立即集合连里所有人员,并宣布:“我营刚刚接到上级紧急命令,限我部在晚上12点前,赶到湖北省某处,进行抗洪抢险。请同志们马上回到连里,按照要求,收拾好物资和自身携带用品,准备出发!”
接下来,就是部队收拢建制,清点人数,安排留守人员。当时连里指导员找到雷晓波说:“这次任务上级已指示你们实习学员可以留守,无需跟大部队一起抗洪。”
当时,营里的一些实习学员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跟随大部队去抗洪,毕竟身为军校大学生,在危险来临之时,更应该冲锋陷阵,不能临阵逃脱;另外一种是严格执行上级命令,留守营区。雷晓波作为当时所在营的实习联络人,在重大任务面前,决定还是要先请示下队长,看看学校那边的意见。最后得到的答复是:在征得所在部队领导同意情况下,可以远赴前线抗洪救灾,但务必听从指挥,并注意个人安全!
雷晓波将学校的意思传达给每名实习学员后,大家最终达成一致:和营里主动申请到一线抗洪救灾!营长请示上级后,决定带着他们这批军校学员赶到湖北一起参加抗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