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晨雾笼罩着省水利厅大楼,陈凡的公务车在门禁前停下时,车载时钟显示七点十五分。他整理着深灰色西装袖扣,目光扫过院墙外停着的三辆省城牌照的黑色轿车——最中间那辆的挡风玻璃上,贴着莲花实业旗下酒店的通行证。
电梯升到九楼时突然晃动,陈凡扶住扶手箱的瞬间,注意到楼层按键的"7"字磨损严重。档案室女管理员递来塑封手套时,手指在"防汛工程验收"的标签栏上停留了半秒:"2018年的资料在第三排货架。"
成摞的档案盒积着薄灰,陈凡抽出一份青林河堤防加固工程的验收报告,纸页间忽然飘落几片干枯的芦花。他蹲身捡拾时,发现货架底部有新鲜的拖拽痕迹,几滴凝固的蜡油黏在铁架接缝处,泛着淡青色光泽。
"麻烦调取借阅记录。"陈凡的声音在空旷档案室激起回音。管理员敲击键盘的节奏突然错乱,屏幕蓝光映出她鼻尖细密的汗珠:"上周五……周副市长带人来复核过资料。"
陈凡翻到验收报告的签字页,专家组成员名单里赫然列着三个月前病故的老工程师。他摸出手机拍摄时,闪光灯照亮了纸页边缘的压痕——那是另一份文件留下的字迹轮廓,隐约能辨出"境外债券"的笔画走向。
走廊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水利厅办公室主任捧着紫砂壶闯进来:"陈市长怎么不提前通知?"壶嘴冒出的热气裹着熟普洱的沉香,陈凡注意到对方西装内袋鼓起的形状,像极了微型录音设备。
"这份报告的原件我要带走。"陈凡将档案装进保密袋,封条粘合的瞬间,楼道应急灯毫无征兆地亮起。办公室主任伸手阻拦时,袖口露出半截莲花造型的金表,秒针跳动的节奏与电梯下行提示音诡异同步。
返回青州市的途中,陈凡的公务车被两辆满载钢筋的货车夹在中间。当第二辆货车的篷布被风吹起时,他瞥见钢材质检单上的莲花实业公章,尾号与堤防工程问题钢筋的批号完全一致。司机刚要变道,车载电台突然插播紧急路况:"青林河二道闸附近发生运砂船侧翻事故……"
事故现场弥漫着柴油与河藻的腥气,陈凡踏着湿滑的堤岸走近沉船。他的皮鞋突然陷入泥沼,弯腰拔鞋时发现泥浆里混着靛蓝色的结晶颗粒——与父亲实验室烧杯里的残留物极其相似。海事局长的汇报声被螺旋桨轰鸣打断,救援直升机掀起的狂风卷走了陈凡手中的保密袋。
"快追!"应急管理局长的吼声淹没在浪涛声中。陈凡却站在原地,看着牛皮纸袋在空中划出抛物线,最终挂在三百米外的信号塔支架上。他摸出防汛指挥部配发的军用望远镜,清晰看见塔架上缠绕着几缕银灰色的特种纤维——正是上周查封的走私防护服原料。
当消防云梯升至四十米高度,陈凡亲自攀爬取回文件。高空的风灌进西装下摆,他解开保密袋时,发现封条内侧粘着半枚指纹,纹型与保险柜上的陌生痕迹完全匹配。下方人群突然骚动,运砂船残骸中浮起数个密封铁桶,桶身被水流冲刷后露出莲花实业的防伪镭射标。
"立即封锁上下游!"陈凡的对讲机传出刺啦电流声。他顺着钢梯滑降时,安全绳在掌心擦出血痕,却在落地瞬间被省环保厅的督察组拦住:"陈副市长,我们接到举报称您违规调用应急资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