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杨三叔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没去松树岭,而是带着母狼狗来到了李友善家。

因为张大嘴来了说到丢奶羊的事儿,一下提醒了他,去年屯子里几个大户人家的奶羊都丢了,为什么咱家的奶羊没有丢?咱家的院墙矮,母狼狗又被绳子拴着,狼要是偷咱家的奶羊根本不用费事,比从别人家偷奶羊容易得多。狼不来咱家偷的奶羊,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小青狗可能跟它的小主人铁蛋在一起,狼偷奶羊如果是为了奶铁蛋,小青狗肯定参与了行动,它是念及故主,不想跟母亲作对,所以才没领着狼来偷咱家的奶羊。

杨三叔这么一想,觉得没有必要去松树岭了,想证明铁蛋是不是跟这伙狼群在一起,只要寻觅到小青狗的踪迹就可以了。

杨三叔的直觉告诉他,假若小青狗领着狼进屯子偷奶羊,那就一定会去过它的主人家,它是自己家母狼狗下的崽儿,母狼狗熟悉自己崽儿身上的气味,小青狗回没回家,领着母狼狗去一闻就知道了。

杨三叔掏出由他保存的钥匙打开了李家的大门,一进院里,母狼狗就开始在地上和墙角嗅了起来。

母狼狗嗅着嗅着,就抬起头瞅着杨三叔“汪汪”两声。

接着又嗅,突然“呜”了一声,然后一阵狂叫,显得极度紧张。

杨三叔立刻上前去,拍拍母狼狗的脑门问:“你发现什么了?是不是你的孩子小青狗来过?”

母狼狗“汪汪”两声。

杨三叔点点头,又问:“你这么紧张,是不是有狼来过?”

母狼狗又“汪汪”两声。

杨三叔和母狼狗相处时间长,相互很有默契感,母狼狗能听懂杨三叔说的话,杨三叔看母狼狗的表情能明白它的意思。

母狼狗虽然不会说话,但它的肢体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杨三叔一看就懂。

母狼狗顺着墙根继续嗅,走到窗户跟前,抬头瞅了瞅,瞅见窗户上有个洞口,“嗖”地钻了进去,在炕上地下嗅了几下,又“汪汪”叫了两声。

杨三叔打开房门进了屋,发现炕沿和炕席上落满了足有大钱厚的一层灰,上面留下了密密麻麻的狼或狗的足印,那些足印有旧的,有新的,说明狼和小青狗最近也来过这里。

这一发现,让杨三叔感到十分惊喜。

那些足印不管狼的还是小青狗的,它们来到这里,肯定与铁蛋有直接关系。

“原来窗户上那个洞是它们给打开的,它们为什么要进屋子里来呢?”

杨三叔想弄清楚狼或小青狗进屋的目的,开始查看屋里的东西。

屋子里空荡荡的,除了一个旧躺箱和一口泥缸,再就是那个摇车和摞在炕梢的几床破棉被了。

可能是没有什么怕丢的东西,所以杨三叔每次过来看看都没有进屋,只是在院子里瞅一瞅,看见窗户上有个洞也没怎么在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