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冷笑一声:“分期支付?你们以为这是买卖吗?战争不是儿戏,赔款必须一次付清。”
乌尔泰额头冒出冷汗,但仍坚持道:“赵将军,我朝国库空虚,实在无力一次性支付如此巨款。若贵国执意如此,我们恐怕难以履行。”
赵武目光如刀,盯着乌尔泰,沉声道:“那就继续打仗吧。我军随时可以攻城。”
乌尔泰心头一寒,知道赵武不是在吓唬他。他咬了咬牙,继续道:“赵将军,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就驻军之事商讨一下。基渚城是我朝要塞,若贵国驻军过多,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影响两国关系。”
赵武不屑地哼了一声:“百姓不满?让他们来找我。我军驻扎基渚城,是为了确保你们遵守条约。若你们老实听话,自然没事;若敢违约,我军随时镇压。”
乌尔泰见赵武态度强硬,心中焦急万分。他原以为谈判能拖延时间,但赵武显然不给他任何余地。他转念一想,决定换个角度:“赵将军,我朝国王愿意遣送质子,以示诚意。但希望贵国能善待质子,不要为难他。”
赵武听后,脸色稍缓,点了点头:“质子的事,可以谈。但其他条件,一概不改。”
乌尔泰见状,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质子或许是唯一的突破口,能争取到一些缓和的空间。他继续道:“赵将军,质子是我朝王室重要成员,希望贵国能给予他应有的尊重。”
赵武摆了摆手:“这点你们放心,我朝不是野蛮人,不会虐待质子。但他必须留在我国,直到条约履行完毕。”
乌尔泰点了点头,心中盘算着如何利用质子拖延时间。他又试着提了几条小的修改建议,但都被赵武一口回绝。谈判持续了两个多时辰,乌尔泰筋疲力尽,却几乎一无所获。
最终,赵武站起身,语气冰冷:“乌尔泰,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条件就是这些,接受还是拒绝,二选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乌尔泰无奈,只得起身告辞。他走出帐外,抬头望向夜空,心中沉重如石。
赵武环视一周,继续道:“传令下去,准备攻城器械,三日内若北乌国不答复,我军立刻攻城。同时,派使者前往北乌国都城,告知他们,我们拒绝任何谈判。”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赵武派出弼麟国的使者李文出使北乌国,告知弼麟国这边设定的最后期限。这位中年文士骑着快马,穿过战火纷飞的土地,带着赵武的口信,直奔北乌国都城。
几个时辰,李文抵达北乌国宫门前。乌图尔在王宫大殿内接见了他,殿内的气氛依然沉重。大臣们站在两旁,低声议论着什么,显然已经听到了风声。
李文行礼后,恭敬地说道:“我国赵将军有令,北乌国必须在三日内答复,是否接受国书中八条条件。若不接受,我军将立即攻城,届时后果自负。”
乌图尔听后,脸色惨白,身体微微颤抖。他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 他沉默良久,终于艰难地开口:“请转告赵将军,我国……接受条约。”
李文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国王陛下英明。我会将您的答复带回去。”
说完,他转身离去。乌图尔颓然坐下,眼中满是悲愤和无奈。他看向殿内的大臣们,只见他们个个低头不语,有人甚至偷偷抹泪。大殿内的气氛沉重如铅,仿佛连空气都带着苦涩的味道。
乌图尔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北乌国昔日的繁荣景象:骑兵奔腾的草原,商贾云集的集市,百姓安居乐业的村庄……如今,这一切都将被弼麟国的铁蹄践踏。他喃喃自语道:“是我无能,保不住这片江山。”
北乌国接受条约的消息传回北乌国都城,城内顿时一片嘈杂。街头巷尾,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庆幸战争终于结束,有人则怒骂王室无能,觉得国家蒙受了奇耻大辱。酒肆茶肆里,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甚至还有人偷偷传唱讽刺的歌谣。
王宫内,朝堂上的气氛同样混乱。大臣们分成两派,一派主张投降保命,另一派则痛斥屈辱,坚持抵抗。乌图尔坐在王座上,面无表情地听着群臣争吵,心中却早已麻木。
“陛下,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一位年轻的武将拍案而起,怒道:“割地赔款不说,还要裁军遣质,这分明是要亡我北乌国啊!为什么不战,我宁可战死。”
丞相却皱眉反驳:“如今弼麟国兵临城下,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若不接受,基渚城一破,整个国家都完了!”
武将冷笑:“宁可战死,也不能做附庸!”
争吵声此起彼伏,乌图尔终于听不下去,猛地一拍扶手,喝道:“够了!都给我闭嘴!”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看向乌图尔。他喘着粗气,声音沙哑:“你们以为我愿意接受?你们以为我不想拼死一战?可如今国库空了,粮草没了,士兵也打不动了!你们告诉我,除了投降,我们还能怎么办?难道要满城百姓陪葬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