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性格直率,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那份纯真和直爽,让人忍不住想亲近。做事也是风风火火的,一旦有了想法,就会立刻行动起来,那股子干劲儿,就像是田里疯长的庄稼,一刻也不停歇。

有一回,村里的灌溉渠堵了,水漫得到处都是,小李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跳进水里,摸索着清理堵塞物,泥水溅了他一身,他也毫不在意。还有一次,村里王大爷家的屋顶漏雨,小李知道后,立马扛着梯子,拿着工具就去帮忙修缮,在屋顶上爬上爬下,忙得满头大汗。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也激励着村里的每一个人,让大家感受到团结和互助的力量。

“咱得把咱这地儿整得跟画儿似的,绿油油的一片生菜、紫莹莹的茄子、红彤彤的番茄,还有那挂满藤的黄瓜,个个儿都是自然长成的,水灵灵的。用那自家猪圈里沤的肥,一铲子下去,黑黝黝的,透着股子地气儿,虫子来了?嘿,咱有法子,辣椒水、草木灰,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环保又管用。”

老李我啊,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手里拿着那把磨得发亮的锄头,脚上沾满了泥,心里头却比谁都干净透亮。我蹲在那菜畦边,一棵棵地查看,就像在给自家孩子梳辫子似的仔细。游客们来了,我领着他们转悠,指着那些蔬菜,骄傲地说:“瞧瞧,这都是咱亲手种的,没打过一针农药,吃得放心!” 他们一尝,那味道,鲜得能掉眉毛,都夸咱这生态农业好。

咱这村子里的人啊,都跟着老李我一起忙活,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那笑啊,比地里的花儿还灿烂。咱们知道,这不仅仅是种地,更是在种希望,种未来,种给子孙后代一个更健康的家园。”

可这发展的路上,哪能没点波折呢。前阵子,村里来了个开发商,说要在咱村边上建个工厂,给的条件可诱人了,说能让村里好多人都有工作,收入翻倍。一时间,村里就像炸开了锅,有的人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能让日子过得更富裕;可有的人就担心,这工厂一建,咱这绿水青山可就保不住了。

那天晚上,村里开了个大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我觉得这工厂能行,咱这穷村子,就缺这样的机会,以后咱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拿着工资过日子。” 年轻的小虎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可不能这么想啊,小虎。” 张婶子着急地摆摆手,“咱这山好水好,是老天爷赏的饭碗,工厂一来,污染了环境,以后咱咋跟子孙后代交代?”

“张婶子,您这就是老思想了。” 小虎皱着眉头反驳道,“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守着这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能有啥出息?”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让,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这时候,我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大伙都别吵了,听我说两句。咱都想让日子过得好,这没错。可咱也不能忘了,咱这村子的根是什么,是这绿水青山啊。就好比那寓言里的渔夫,为了一时的利益,把湖里的鱼都捞光了,最后呢,自己也没了生计。咱要是为了这工厂,毁了环境,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大家听了我的话,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老王叔站起身来,磕了磕烟袋锅子说:“这孩子说得对,咱不能丢了根,咱得守住这绿水青山,这才是咱的金山银山呐。”

最终,大家一致决定,拒绝了开发商的提议。虽然少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守护好家园,才是最重要的。

看着村子如今这蓬勃发展的劲头,我满心欢喜,可我也明白,后面的路还长。接下来,得琢磨着怎么把村里的传统民俗文化挖掘出来,跟旅游结合得更紧密,比如举办民俗文化节,让游客深度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还要组织大家学习些新的农业技术,像智能灌溉、精准施肥,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我相信,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村子的未来定会如那绚丽的彩虹,五彩斑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