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整个村子。收工的铃声悠悠回荡在村子上空,大伙陆陆续续从地里、景区回来了。不一会儿,就都围坐在村子中央那棵老槐树下,男人们从腰间抽出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上几口,烟圈缓缓升腾,在月色下氤氲开来;女人们则从屋里端出粗茶,一碗一碗递到大家手上。大伙一边喝着,一边热络地聊着白天的活儿,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那个笑啊,比秋天沉甸甸、饱满得快要炸开的稻穗还灿烂。

“咱这一天天的,可不光是干活儿,这是在给咱村儿挣脸面,给子孙后代铺路呢!” 王大爷磕了磕烟袋锅子,满脸欣慰地说。可不是嘛,就这么一天天,一月月,咱们村儿像个慢慢蜕变的蛹,在悄无声息地变,人心也越聚越齐,那股子劲儿,比啥都金贵,仿佛是凝聚了全村希望的火种,熊熊燃烧。

然而,现实的发展之路却布满荆棘。地头儿上的风,跟个愣头青似的,硬邦邦地直往人怀里撞,吹得人脸生疼。资金呢,就像那旱天的雨,金贵又难盼,大家伙儿为了凑钱,把家里的老物件都翻了出来,这个拿个手镯,那个捧出个旧箱子,盘算着能换几个钱。村里的年轻人小李还开玩笑说:“咱这都快成古董拍卖会了,就差个拍卖师敲锤子喊成交咯!” 引得大伙一阵哄笑,可这笑声里,又藏着多少无奈。

技术难题,比田里的大石头还硬,硌得人心慌,村里几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整天抱着书本,对着图纸,眉头紧锁,绞尽脑汁。有一次,为了研究一个景区步道的设计问题,几个年轻人争得面红耳赤。“我觉得就得这么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小张拍着图纸大声说道。“你这不行,从游客体验角度考虑,得重新规划!” 小王也不甘示弱。两人差点没打起来,最后还是村支书出面,让大家冷静下来,一起想办法解决。

市场上那竞争,激烈得跟夏日午后的雷阵雨似的,说来就来,叫人心里没底儿,大伙时不时就凑在一起,商量着咋能让咱村的特色更亮眼。村里的电商小能手小赵苦恼地说:“隔壁村都开始直播带货了,咱们得赶紧跟上,不然游客都被他们抢走啦!” 于是,一场关于直播带货的讨论就此展开,有人担心不会操作,有人害怕出丑,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可咱村里的我,还有这满村的乡亲们,心比那石头还硬,志比天高。咱不躲,不闪,肩并肩,手挽手,就像那老槐树根,盘根错节,紧紧相连。汗水滴进土里,滋养了希望;眼泪咽进肚里,化作了力量。

“难?难咱就一块儿啃!” 我清了清嗓子,声音粗犷,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咱农民嘛,啥风浪没见过?土里刨食的日子都过来了,这点坎儿,算个啥!”

村里的老张,皱纹里藏着故事,听了我的话,笑眯眯地接茬:“对喽,咱有的是力气,缺的是法子。法子是人想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咱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李大婶正擦着汗呢,她手上的茧子厚实得像她的性格,一听这话,把毛巾往肩上一搭,粗声粗气地说:“俺虽是个妇道人家,但也知道,只要咱团结,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咱一起使劲儿,就没有咱干不成的事儿!”

孩子们放学回来,也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加入进来,小手拉大手,眼里闪着光:“我们也要帮忙,让村子变得更好!”

就这样,我带着大伙儿,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坚韧铺就道路。夜深了,灯火阑珊处,是大家忙碌的身影,有人还在借着微弱的灯光,修补白天游客步道坏了的地方;天亮了,第一缕阳光照进的是大家坚定的脸庞,新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我们的故事,就像这片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却又深深扎根,触动人心。

忙活了大半年,咱那十八巅和奶奶洞啊,就像从画儿里蹦出来似的,亮堂堂、水灵灵地站在了大伙儿眼前。溪水清得能照见人心底儿,大伙路过的时候,都忍不住蹲下来,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啧啧称奇;林子绿得跟翡翠似的,风一吹,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乐章;瀑布轰隆隆地响,跟咱村的好日子一个调儿 —— 响亮又带劲儿!那洞子,嘿,走进去就像进了仙家府邸,神秘得让人心里头直痒痒,村里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想着偷偷溜进去探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