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正好的午后,茅山窝村那宽敞的晒谷场上,村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唠着家常。张婶手中的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驱赶着那时不时凑过来的苍蝇,嘴里还念叨着自家那几只下蛋母鸡的趣事;李大爷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正和旁人讲述着年轻时进山打猎的惊险经历。就在这一片祥和热闹之中,一阵陌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众人的目光 “唰” 地一下,像被强力吸铁石牢牢吸住,齐刷刷聚焦在了这位不速之客身上。

只见来人是个中年男子,身着整洁的衬衫和略显褶皱的西裤,脚上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鞋与满是尘土的地面格格不入,与周围穿着朴素、打着补丁衣衫的村民形成鲜明对比。他的头发整齐地向后梳着,脸上带着一抹温和又略带神秘的微笑,眼神中透着一种与这乡村氛围不太相符的干练和精明。大家的眼神里,好奇与期待如同爆米花机里的爆米花,噼里啪啦地往外蹦跶。这位神秘人到底从哪儿冒出来的?他的到来,会不会像一颗巨石 “扑通” 砸进平静湖面,给这宁静的茅山窝村掀起惊涛骇浪?嘿,故事就这么 “嗖” 地翻开了崭新一页,一堆悬念像诱人的糖葫芦,高高挂在大家心头,等着被挨个品尝……

这时,村里的老猎户张叔,那急性子就像点着的二踢脚,“啪” 地一拍大腿,“噌” 地一下,跟装了弹簧似的从他那把破旧不堪、椅腿都晃晃悠悠的旧竹椅上弹了起来。他的脸兴奋得红扑扑的,活脱脱像个刚从滚烫灶膛里夹出来的烤红薯,就连他那件破旧棉袄上的灰尘,都像一群受到惊吓的小耗子,“扑扑扑” 地四处逃窜。他扯着大嗓门,声如洪钟地嚷嚷道:“国娃子,你这话说到俺心坎里去啦!俺在这山里摸爬滚打大半辈子,那山里的一草一木,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就跟熟悉俺自己的手指头一样。哪片林子适合种啥,俺心里那叫一个门儿清!俺瞅着那党参、黄芪,在咱后山那地儿,指定能长得跟雨后春笋似的,蹭蹭往上冒!到时候,咱这村子可就热闹得像开了锅的水,咕噜咕噜直冒泡,比过年还热闹喽!过年也就热闹那几天,这要是发展起来,天天都能像过年!”

“张叔,您这可是行家之言啊!” 李振国笑着回应,脸上的笑容如同春天里盛开的桃花,灿烂无比,“不过,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咱先得找个专业的,就像给人看病一样,给咱的土地把把脉,看看土壤成分啥的,可不能像个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瞎干。不然啊,种子种下去,说不定就跟撒在石头上似的,根本长不起来。到时候,咱满心的希望可就都落空了,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咱村的路也是个老大难问题,” 年轻的后生小李皱着眉头,眉毛都快拧成麻花了,像个操心的小老头似的,赶忙插话道,“一下雨,那路泥泞得跟沼泽地似的,一脚下去,能陷到小腿肚子。货车进不来,咱东西再好也卖不出去。上次我好不容易拍了村里特产的照片,想放网上卖,结果倒好,快递车一到村口,瞅见那路,就跟见了瘟神似的,扭头就跑,说啥都不愿意进村。我当时气得呀,差点拿根绳子去把车给拽进来。我在那儿跟快递员磨破了嘴皮子,他就是不松口,说这路太危险,车开进去就出不来了。”

“是这个理儿,修路这事儿得赶紧提到日程上来。” 李振国微微点头,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咱们要让这片生咱们养咱们的土地,不仅成为培育智慧之果的摇篮,更要让它像一座宝藏矿山,绽放出经济繁荣的耀眼光芒。咱得让每一粒种子都能在肥沃的土壤里,像吃了生长激素似的茁壮成长,让每一份努力都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结出比南瓜还大的丰硕果实。咱们辛苦劳作,就是盼着能过上好日子,这好日子就得从这些实实在在的事儿开始。”

说到这儿,李振国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眼神,就像夜空中最亮的北斗星,生意也变得更加激昂有力,仿佛要把心里的热情都吼出来:“咱们齐心协力,把村里那些闲置的房屋好好拾掇拾掇,搞几个农家乐。把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摆上几张木桌木椅,再种上些花花草草,让它们像给院子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到时候,城里人来咱这儿,尝尝农家菜,感受感受田园生活,家家户户都热闹得像赶大集一样,人来人往,这经济不就盘活了嘛!咱要一起培育那棵经济之树,让它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枝叶长得像一把超级大伞一样繁茂,既能遮蔽风雨,又能给每一个家庭提供坚实的依靠。等咱们一起努力,让经济的花朵在这片土地上像烟花一样竞相绽放时,那场面,啧啧啧,每一个家庭的笑脸,都将成为这幅画里最温暖、最耀眼的色彩,凑在一起,就是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风景,保准让外人看了,眼睛都直勾勾的,羡慕得不得了!咱们也要让别人知道,咱茅山窝村虽然地处山里,但日子过得不比城里差!”

正说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村头那台老旧的大喇叭 “滋啦滋啦” 地响了起来,传出村支书那带着浓厚方言味儿的大嗓门,就像一个大喇叭成精了似的:“大伙都注意啦!明天镇上来人,要给咱讲讲农业新技术,还有电商销售的窍门,大伙都来村委会听听,可别错过这大好机会啦!这可是能让咱日子变好的大好事儿,都别偷懒,都得来啊!” 这声音在村子上空来回飘荡,像一阵强劲的风,瞬间把大家的热情都给吹起来了,像给大伙打了一针强心剂。

李振国眼睛 “唰” 地一亮,跟灯泡突然通电似的,扯着嗓子说道:“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乡亲们!咱们可得竖起耳朵好好学,把新技术用到地里,把电商搞起来,让咱茅山窝的东西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大山,走向全国,说不定还能漂洋过海,卖到外国去呢!咱不能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过着老样子的生活了,得跟上时代的步伐!”

“对,一定得去!” 村民们纷纷扯着嗓子响应,那声音,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 “簌簌” 往下掉,就像一群士兵听到了冲锋的号角,斗志昂扬。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就有村民陆陆续续朝着村委会走去。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村委会里已经热闹非凡,挤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人挨着人,连个下脚的地儿都没有。大伙眼睛睁得比铜铃还大,聚精会神地听着专家讲解。专家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一边展示着各种成功案例,嘴里还时不时蹦出几个专业术语,什么 “大数据分析”“精准营销”,听得大伙一愣一愣的,感觉像在听天书。讲完后,村民们 “呼啦” 一下就围了上去,七嘴八舌地问个不停。

“专家,您快给瞅瞅,咱这地种草莓行不行啊?别到时候种下去,长出来的都是小酸果,酸得能把牙给酸掉。” 王婶满脸期待地问道,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刚从自家地里拔来的土,那土还带着清晨的湿润和泥土的芬芳。

“电商到底咋弄啊?我这手机玩得还不太溜呢,连个自拍都拍不好,更别说在上面卖东西了。要是把手机玩坏了,我还得心疼好几天呢。” 赵大哥挠着头,一脸憨厚地笑着,那模样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他的手因为常年干农活,粗糙得像老树皮。

专家倒是挺有耐心,一个个问题解答着,现场气氛那叫一个热烈非凡,就像一场热闹的狂欢派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