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明团队后,胡逸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像压了座泰山似的,这种沉重感从他的肩膀蔓延至全身,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带着千斤的压力。

私立音乐学校这块骨头,比他想象中还要难啃。

他揉了揉太阳穴,指尖传来微微的刺痛,眼前似乎浮现出私立音乐学校那紧闭的大门和李校长严肃的面容,他琢磨着怎么才能撬开李校长那张紧闭的嘴。

思来想去,他决定兵行险招,直接放大招!

他想起自己当初物色那支“王炸”教师团队的情景。在一场国际音乐大赛的后台,他看到一位钢琴家在休息间隙,手指还在随意地敲击着膝盖,那灵动的节奏仿佛能敲开人心扉。还有一位作曲家,在嘈杂的人群中安静地坐着,眼神却透露出对音乐的痴迷,手中的笔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灵感。他花了大力气与这些教师谈判,过程中也有不少有趣的小插曲。有位小提琴家一开始对他的邀请不屑一顾,他就连续几天在排练厅外等着,和对方聊音乐、谈理想,最终用真诚打动了对方。他立刻联系了这支好不容易挖来的团队,他们各个都是行业翘楚,个个身怀绝技,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撑起一所学校的音乐门面。

这要是还打动不了李校长,那他真要怀疑这老头是不是对钱过敏!

第二天,胡逸带着这支豪华阵容再次来到了私立音乐学校。学校的大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冷冷的光,门口的绿植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学校的神秘。

走进校园,音乐教室里传来悠扬的钢琴声,那旋律时而激昂,时而舒缓,仿佛在向他们展示着学校的音乐底蕴。排练厅里,学生们正在紧张地排练,歌声和乐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乐章。

李校长看到这阵仗,明显愣了一下,原本波澜不惊的老脸上也出现了一丝裂缝,他的眼睛微微睁大,原本深邃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惊讶。

胡逸见状,心中暗喜,知道有戏!

他先不慌不忙地给李校长介绍了团队成员,一个个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他们的辉煌履历,那语气,仿佛在介绍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他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

什么“国际钢琴大赛金奖”、“格莱美最佳作曲”之类的头衔,听得李校长眼皮直跳,他的耳朵微微动了动,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些信息。

随后,胡逸又详细阐述了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并着重强调了改革带来的潜在利益。

他描绘了一幅未来学校欣欣向荣的景象:学生水平显着提高,学校名声远扬,优质生源蜂拥而至,赞助费拿到手软……

李校长听着,脸色不断变化,时而皱眉,时而舒展,活像个川剧变脸大师。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在茶杯上轻轻敲打着,发出清脆的声响,时不时地拿起桌上的茶杯抿一口,却忘了喝,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仿佛在给自己紧张的情绪找一个出口。

胡逸明白,李校长这是在权衡利弊,内心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斗争。他不禁回忆起过去在类似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那些失败的经历像电影片段一样在他脑海中闪过,但他还是强忍着内心的不安。

他耐心地等待着,感觉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办公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墙上的挂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像是在催促着李校长做出决定。胡逸的手心已经开始冒汗,汗水顺着手指滑落,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赌徒,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这一局上。

他知道,如果李校长拒绝,那他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改革也将胎死腹中。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校长的表情依然纠结,像一团乱麻,让人捉摸不透。他一会儿看看胡逸,一会儿又低头沉思,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人生难题。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担忧,他担心改革会影响学校现有的师资稳定,也担心学生家长对改革的态度。

胡逸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多想冲上去摇晃李校长,让他赶紧给个痛快话!

但他知道,这个时候必须沉住气,越是关键时刻,越不能自乱阵脚。

终于,李校长打破了沉默,他缓缓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盯着胡逸,缓缓开口道:“胡先生,你的提议……” 他顿了顿,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后才继续说道,“你的提议……让我很感兴趣,但是……”

终于,李校长那张老脸上的褶子像是解冻的冰河,一点点舒展开来,他放下茶杯,眼神里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像是猎人看到了肥美的猎物。

“胡先生,你的提议……”他故意拖长了音调,像是在卖关子,又像是在考验胡逸的耐心,“让我很感兴趣,但是……仅仅是感兴趣,还不够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