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窖里的景象让裴煊心头一沉。
数百个酒坛,堆积如山的兵器,无不昭示着济善道的图谋远比想象的更加深远。他们究竟想干什么?仅仅是为了扰乱祈天大典?还是有着更大的野心?
“这些…这些都是…”焦迈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不附体,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
裴煊没有理会他,快步走到那些酒坛前,仔细观察。坛口封泥完好无损,蜡封上的印记也清晰可见,是济善道的标志。他抽出腰间的佩刀,小心翼翼地撬开一个坛口。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李稷也走了过来,用火折子照亮坛内。只见坛中浸泡着一具蜷缩的尸体,尸体表面浮肿发白,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腐臭味。
“果然是巫蛊坛尸!”李稷眉头紧锁,语气凝重,“而且数量如此之多,济善道利用坛尸在皇明观炼制疽毒,可却留下这么多坛尸放在密道里,究竟想用这些东西做什么?”
裴煊脸色铁青,他意识到,事情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棘手。
“大人…小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啊!”焦迈哭丧着脸,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小的只是奉命运送货物,根本不知道这些坛子里装的是什么…”
“闭嘴!”裴煊厉声喝道,“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济善道如此重要的东西,会交给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来运送?”
焦迈吓得浑身一颤,不敢再辩解。
“这些坛子有多少?”裴煊沉声问道。
“小的…小的也不知道…”焦迈支支吾吾地说道,“大概…大概有三百多坛吧…”
“三百多坛!”裴煊倒吸一口凉气。三百多具巫蛊坛尸,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济善道究竟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尸体?”
“这些坛子最近有没有运出去过?”李稷问道。
焦迈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有…有的。大概在两日前,济善道的人将其中一部分坛子运走了…”
“运到哪里去了?”裴煊追问道。
“小的…小的不知道…”焦迈摇了摇头,“他们只说要运到…运到龙首渠…”
龙首渠!
裴煊和李稷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龙首渠是长安城重要的水利工程,贯穿整个城市,一旦济善道在龙首渠中投放巫蛊坛尸内的疽毒,后果不堪设想。
难不成济善道是想利用水源散播疽毒?可若是如此,又为何要费尽心思窃取许氏烟霞散制方,又在皇明观内炼制可以随风扩散的疽毒?
两人押着焦迈,离开了地窖,顺着密道继续向前走去。
密道蜿蜒曲折,时而狭窄低矮,时而宽敞开阔,仿佛一条地下迷宫。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了一丝亮光。
“快到了,快到了!”焦迈指着亮光的方向,激动地说道,“前面就是大慈恩寺了!”
裴煊和李稷加快了脚步,穿过密道,眼前豁然开朗。他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僻静的角落,不远处就是大慈恩寺的主殿。
…………
大慈恩寺,香火鼎盛,信徒如织。
寺庙内,僧侣们正在忙碌地准备着明日的祈天大典。钟声悠扬,梵音阵阵,作为长安城内最大的佛寺,这里不仅仅有大雁塔,更是皇家最为重要的寺院之一。
裴煊和李稷没有惊动寺庙里的僧侣,悄悄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重修后的大雁塔要比之前的更高,巍峨耸立,直插云霄,气势恢宏。
不少工匠正在忙碌地在大雁塔上悬挂祈天灯,这些祈天灯造型精美,一看便是出自将作监之手。
“那些祈天灯……”李稷的目光落在那些祈天灯上,眉头紧锁,“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有什么不对劲?”裴煊问道。
“说不上来……”李稷摇了摇头,“就是感觉……太完美了……完美得有些不真实……”
裴煊也仔细观察着那些祈天灯,他发现这些祈天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在大典前一个月,工部便已经着手制作祈福的风灯。
毕竟祈天大典当日,长安城内千家佛寺内共举祈天灯,所需的祈福风灯数量庞大,需要在一个月内全部赶制出来,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我们过去看看!”裴煊沉声说道,他预感到,这些祈天灯很可能就是济善道阴谋的关键。
两人悄悄地靠近大雁塔,想要找机会接近那些工匠。
“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干什么?”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他们的行动。
裴煊和李稷转过身,看到一个身穿灰色僧袍的和尚正站在他们身后,眼神警惕地看着他们。
“我们是……”裴煊正准备解释,却被李稷拦住了。
“大师,我们是来上香的香客。”李稷双手合十,对着和尚说道,“我们对明日的祈天大典非常感兴趣,所以想提前来寺里看看。”
和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怀疑的神色:“祈天大典明日才开始,现在寺里正在准备,不方便接待香客。你们还是请回吧。”
“大师,我们难得来一次长安,机会难得,就让我们在这里看看吧。”李稷继续说道,语气诚恳,态度谦卑。
和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吧,你们可以在这里看看,但不要乱走动,更不要打扰到工匠们干活。”
“多谢大师。”李稷连忙说道。
两人谢过和尚,继续向大雁塔走去。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工匠们,想要找机会打探一些消息。
“这位师傅,请问一下,这些祈天灯是谁负责制作的?”裴煊走到一个正在悬挂祈天灯的工匠身边,笑着问道。
工匠抬起头,看了裴煊一眼,有些不耐烦地说道:“这些祈天灯都是工部负责的,具体是谁负责我也不知道。”
“工部?”裴煊眉头一皱,“是工部哪位官员负责的?”
“好像是……一个姓李的虞候。”工匠想了想,说道,“新调来长安的,叫什么李茂。”
“李茂?”裴煊和李稷对视一眼,都感到了一丝不安。工部虞候李茂,新调来长安,负责祈天灯的制作……这一切都太巧合了,巧合得让人不得不怀疑。
“这位师傅,你知道这个李茂住在哪里吗?”裴煊继续问道。
“不知道。”工匠摇了摇头,“我们只是负责干活,哪里知道这些官员的事情。”
裴煊还想继续追问,却看到那个和尚正朝着他们走过来,眼神不善。
“我们走吧。”李稷低声说道,拉着裴煊离开了大雁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