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书说:“书记讲的这个方面的事,我历来都很注意,原来的一个老区长,就是被一个公社女干部送进监狱的。”宗副书记:“这方面的事,永远都要注意。”他看到艾书态度有所缓和,又问:“你爱人有个高小文化没有?现在财贸招工未完,要求是初中文化,但我看不少都是小学文化报初中。你看中心校有两个女老师。他们实际就没读过初中。
艾书回答:”读过小学三年级,教不了书。我二哥已教几年的民校,有机会请解决他,帮我分担一些奉养两位老人负担。”
宗副书记说:“好,我记在心里。”艾书见书记又一次这么关怀自己,只好表态:“那我就干半年来看,以后还是请调往龙河小学。”
宗副书记:“可以,但至少要把新校舍修出来,教学、修建两不误,才能考虑。”
书记的一席话,艾书犹如醍醐灌顶,把领导的教诲写在笔记上,记在心中。
峰沟小学这边,师生和家长们听说艾书调中心校,奔走相告。家长们利用下午放学后,争相请艾书和老师们吃饭。只要得到答应的,都积极作准备,几乎家家是杀鸡磨豆腐——这是接待客人的最高标准。供销分社听到是接待老师、给艾书老师饯行,从栽秧、割谷、医牛的烧酒指标中,拨出些酒指标,供应请客家,像过节一样,热闹非常。家长请吃报名的已超50家了,到过年也吃不过来。
中心校这边,头头冯高在区里谈完话后,把公章交与管行政的那位委员代管,卷起行李,当夜走人。
教师议论纷纷。教过艾书的,有说“学生来当老师的领导,真羞愧”。有说:“不枉过去的真教,学生来当校长了,自豪。”有的教师说:“张当官,李当官,我搬我的砖,各人做好各人的事。”有的说:“凭出身好,有干劲,毛头毛脑的,就来当领导了,这是好当的?”个别老师甚至说:“有干劲,新官到任‘三把火’,我们就来个‘五钉耙’,打他个‘下马威’。”
革委分管行政的成员艾世,对这个多年来常找铺休息,与己同睡的小兄弟,突然成了自己的领导,心里不是滋味。
峰沟公社党委办公室几乎天天接到区中心校催艾书去接管公章的电话。艾书与老师们吃了6家人的饭,只好提前走了。
艾书收拾好行李,总共不到40斤,准备一个人自己运走。两个生产队却派来四个人护送。推辞再三,盛情难却,只好分解行李,一床盖被,一床垫被和枕头,一个装满衣服的樟木箱、一个装几本工具书的小小翻盖箱,四人分担。
校革委其他两成员一道把“校长室”的钥匙和革委公章交与艾书,要艾书与全体老师见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