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晚那事以后,常良才彻底老实,他点头应了,“那就不去浇地,你走后,我就去镇上找点活干,好歹赚一些钱。”

老爹能有这个想法就好,人不能总待在舒适区,天天只管种地,两耳不闻世事,也是时候去外面瞧瞧,好歹长点见识。

与家人话别后,常巧之又去了一趟周寡妇家,留下一两银子,“钱虽然不多,婶子可以提前买些米存着。”

周寡妇感动地握着她的手,“谢谢你啊,反正地要撂荒了,我过一阵子可能要去镇上找份厨娘的工作干呢。”

“也好,这是打算给石头开蒙吧。”不得不说周婶子真是多面手啊,除了会当媒婆、稳婆,这会又去当厨娘,果然什么都会一点,生活美好一点。

周寡妇笑道:“是啊,咱这村子安静是安静,但就是没学堂,总不可能让孩子一辈子只会从地里刨食吃吧。”

常巧之也为她高兴,果然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其实孩子聪明与否,能从平时的一言一行看得出来,常巧之有意资助聪明的小石头,问道:“那你交束修的银子可够了?”

“够了,之前侍候你娘月子的钱,再加上我素日攒下的已经够了。”

“举业不容易,如果以后束修不够了,回头给我说一声,”常巧之摸了摸小石头的脑袋,“说不定咱们这个村子也能出个状元呢。”

周寡妇吓得连连摆手,“那怎么可能,文曲星咋可能投胎在这个穷山村?”这不眼瞎嘛,连水权都争不到的小山村有啥盼头。

“怎么不能?希望还是有的嘛。”

常巧之与周寡妇告别后,便往广城赶去,途中还遇到翠花等人,得知汉城同样久旱无雨。

大家都担忧再这样下去,怕是会引起民乱,民乱一生,流寇四起,做背夫这一行的,除了怕官差外,就是怕那些拦路抢劫的山贼。

当然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做山贼的,这其中还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上是先从自耕农变成佃农,再接着是无业流民、流氓,最后落草成为绿林好汉。

有职业道德的山贼一般都只图财、不害命,但若是灾情持续,新来的流寇可不讲什么江湖道义,也顾不上可持续发展,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贪得无厌,坏了道上规矩,让大伙很为难。

不过翠花还是对灾情持乐观态度,毕竟从古至今种地都靠老天爷赏脸,为了应对老天爷的随时翻脸,从朝廷到民间都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一般来说只要官府赈灾及时,出不了大问题。

众背夫也算见过世面,他们在广城、汉城都看见过官府设立的常平仓,高高大大的看着就安心,其实不止有常平仓,各县镇还有义仓,只要官府施粥得力,百姓们也饿不死。

实在不行山里还有那么多树皮呢,谁家祖辈还没经历过几次水旱蝗灾?这都是小场面。

翠花最后大手一挥道:“放心啦,咱们有活干活,没活就猫着,实在不行就往深山里一躲。”

众人都笑了,这话说得也在理,谁家翻开族谱看一看,不都是老祖宗躲避各种天灾人祸,才来到大山安家的吗?对于农民来说,遭灾而已,太正常啦!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