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也没做隐瞒,把这几个月的事情大概讲述了一遍。

之后很是惭愧的向胡教授道了歉,同时也正式向他提出了辞职。

无论他最后做了什么决定,留在凤凰这是肯定的事。大姐是高龄孕妇,只有守在身边他才放心。

而且他身上也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对胡教授他只能说抱歉了。

胡教授知道自己留不住张三,看张三把话说的这样直白,他也就彻底断了继续挽留的心思。

于是他主动问起了张三今后的规划,大家都不是外人,相互扶持还是很有必要的。

成立医院的事张三还没有做最后决定,所以这事现在就不合适多谈。他只能告诉胡教授,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些问题。

随后他转移了话题开始向胡教授连续请教,中医现在的环境,中医在医疗界的地位,以及中药的种植生产等等问题。

只要是能想到的他都问了个遍。

之前他只埋首学习和看病治疗,对这些情况也只是有一些粗浅认识。现在有向胡教授请教的机会,他想把这些问题全部都有个了解。

胡教授本就是中医药行业之人,对张三提出的疑问当然有自己的认识。张三愿意了解,他也愿意谈谈自己的看法。

很快餐桌上就成了一个问答课堂,连胡唐月这个从不关心这些问题的人也开始加入其中。

碍于场合和时间,胡教授也仅仅是把张三的这些问题做了一个笼统的回答。

即使这样也让张三觉得受益匪浅。

胡教授也同样是从理论体系、教育传承、中药质量、政策产业、国际化困局这些方面谈起。

但表达方式却是和历上勇截然不同,在肯定了中医学的一些不足以外还会否定一些世俗的偏见。

不像历上勇很少谈及中医学的长处优点,总是不停在向张三灌输日本汉方医的强大。

这也是张三向胡教授求教的原因,他总觉得历上勇对中医学的认识不够,对国内中医的现状也不是十分了解。

不过胡教授有一点和历上勇是持相同意见的,他们对中医的未来发展都持悲观态度。

一句话,中医处于现在处境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成,想要改变也不是局部改良就可以做到。

再具体的胡教授没有谈。

给张三的感觉是说到了后面,胡教授更像是倾吐着心中的不满。

这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才结束。

结束时胡教授拍着张三的肩膀语重心长的告诉他,“我们这一代应该是看不到中医崛起的一天了,就看你们这一代了。。。。。”

这话说的张三心生惶恐,他也没想好自己该做什么。

之前在富山市他还觉得这些事情太高太大,自己一个小小的中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尽管内心深处始终有种不甘在侵蚀着自己。

可是不知为什么,自从双脚踏上京城的土地之时,这份不甘像是被开了闸一般,突然就从内心之中翻涌而出。

胡教授走了,胡唐月却没有走。

她把张三送回小区后问了张三一句,“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计划?如果有,别忘了带上我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