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行里断续地又新进了不少人,他们各自忙碌着,上学时认真听讲,习武时刻苦练习。师傅们忙着教导徒弟们,大家各司其职,秩序井然。而在这个忙碌的环境中,只有杨若纤也更为清闲了,好似被人遗忘了一般。

这一天,阳光透过蓝天洒在街上,街道上熙熙攘攘。但这一天跟往常不同的是,一队穿甲提枪的士兵出现在街上。他们身穿威武的盔甲,兵器闪亮,每一步都迈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

士兵们沿街贴上了几张招兵告示,告示上清晰地写着:“保家卫国,征兵入伍……”其中一位士兵手持一面铜锣,敲击着它,发出响亮的声音。他高声宣讲着告示上的内容,他的声音洪亮传遍整条街道,吸引了众多路人的目光和兴趣。士兵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保家卫国,征兵入伍,年满十六男性皆可入伍,军户籍必一户一人;非军户籍可先建籍再入伍……”

街头的空地上支起了一溜长桌,几个先生模样的人正在侍弄纸笔。他们准备好了征兵的相关资料和文书,迎接即将到来的年轻人来咨询征兵的详细情况。

很快,一些年轻人听到了士兵的宣讲声,被告示上的口号所吸引,纷纷走向街头的空地。他们怀着好奇和憧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入伍的事宜。

多年前,因为战争的需要,轩岭这片土地上几乎每户都有军籍。百姓们义无反顾地将他们的男丁送入军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回报,国家给予他们免税的红利,这成为了轩岭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逐渐结束,和平时期到来,国家不再需要大规模扩充兵力。然而,轩岭的军户籍却流传了下来,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一种传统。人们从父辈那里继承了军籍,这成为了他们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自豪。

免税红利也没有被收回,这让轩岭的民众享受着一种特殊的待遇。他们不需要为繁重的税收而烦恼,生活相对富足。这种特殊的待遇也让轩岭的民风变得彪悍而坚毅,这种精神也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

在这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的治理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他注重文治而抑制武力,将国家的力量集中在发展经济、教育和文化上。皇帝下令修建大型学府,提倡文化教育,培养人才。同时,国家也注重外交事务。国家拥有一批出色的将领,他们善于策划战略,善于应对外患,与邻国的关系和谐稳定,保持了和平的局面。国家的内阁也有一批贤臣,他们聪明睿智,善于治理国家。虽然国家并不是盛世安康,但相对来说,也算得上是国泰民安。

只是近一两年,周边一些邻国眼红富庶的虞国,不时发动一些试探行为,发现虞国边疆并不牢固,而皇帝也并不拿他们当回事,几番试探后得寸进尺侵占了几处相邻的属地,也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流血冲突事件,之后,皇帝派出大臣谈判却没有解决问题,反倒让邻国觉得皇帝软弱可欺,更是嚣张,皇帝龙颜一怒决定招兵买马,巩固边疆,兵部得了指令迅速行动,短短的时间举国上下都在征兵,且征得模有样,轩岭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召集了一大批年轻人,个个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