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还纳闷,这些人怎么一时间都赶过来了呢。

在收到荀谌的消息后,刘和才弄明白,原来这些人在听说朝廷传檄讨伐袁绍的时候就都让人来洛阳观望了。每天等的就是河北的战报,在听闻朝廷军大胜后就立刻让使节进宫面见太后,而后打着劳军的名义赶来河间郡拜见刘和。

对于汉地诸侯来说,朝廷这仗打的顺不顺利关乎未来他们该以什么态度来对待朝廷。对于边塞部族来说,大汉能否平叛是大汉能否重整国力的重要参考,而这也决定了各部对于大汉是否还需继续臣服的政策。

刘和设宴于乐安县衙门内,宴请各地赶来的使节,展示朝廷军此战的战果。

而刘和听着台下众人的恭维吹捧却并没有感觉到飘飘然,他的心中依旧想着大汉如今四分五裂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重新统合的,任重而道远,不该与此时沉迷于暂时的功劳当中。

想到这里,刘和笑着起身,斟了一杯酒后对诸位使节拜道“诸位!此战之功在于将士用命、在于百姓支持、在于各位心向朝廷的诸侯部族能鼎力相助,非本司空一人的功劳。

不说其他,刘左军麾下大将关云长将军在河间之战斩杀袁绍大将颜良,这便是头功!

战后本司空打算上表朝廷为刘佐君和关云长将军请封官爵,以表朝廷奖赏有度之念!”

刘和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假意安抚。

刘虞一早就上书太后,为刘备请了宛侯的爵位。

而关羽由豫州司马封平东将军、南阳郡守,豫州治中简雍赐金百两,张飞迁豫州司马,孙乾迁豫州别驾。其余豫州诸文武,如刘辟、龚都、魏延、文聘、步骘、徐盛、刘晔等也都各有封赏。

是的,刘备这两年在豫州可是招揽了不少文武。

魏延是原本要离开荆州去洛阳投奔黄忠的,路过汝南郡时为刘备折服,投入刘备麾下任梁国校尉。

文聘则是原来的南阳郡丞,刘备驱赶袁术后他在南投刘表和原地投刘备之间选择了暂时投奔刘备。和之前刘和麾下的贾诩一样,只是看刘备的名声暂时跟随,至于是否真的效忠还要日后观察一番。

刘晔情况简要的多,身为宗亲的他原本看洛阳朝廷威势重建,便要来洛阳投奔刘虞,却被刘虞派给了缺少文官的刘备,代表朝廷辅佐刘备治理豫州。

步骘和徐盛的情况复杂些,步骘是因江左内斗输给了张昭,他提前下注孙权为孙策不容,再加之张昭的挑拨不得不投奔刘备。

铁壁......徐盛也是因孙坚死后的江左内斗逃了出来,受步骘邀请暂时为刘备做事。

刘和在接受众人的恭维后,便与众人一起把酒言欢,待酒过三巡后就让人带着各位使节返回自己的营帐休息

而刘和单独留下了公孙瓒的使节,还有陶谦的使节。

关二爷此时也在帐内,不过他在刘和心中已经完完全全完是可以信任与依赖的人,并不算做客将。

公孙瓒派遣的是他堂弟公孙越公孙仲辉,而陶谦派来的人则有趣许多,乃是广陵郡守陈登之弟陈应陈元之。

说起这公孙越,他与刘和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也是有不少纠葛。公孙瓒在原本的时间线上派遣公孙越去劝说袁术扣押了当时在南阳郡的刘和,而后又让公孙越与支持刘虞的袁绍作战,孙坚受袁术的命令和公孙越联军与袁绍部周昂鏖战数日,公孙越却为周昂所杀。

在这个时间线上,周昂周纯明的兄弟周昕周大明、周??周仁明都在孙策麾下,如原本的时间线上并无二致。

但周昂本人却投靠了公孙瓒,这不得不说是蝴蝶效应带来的改变。

“公孙将军,你受公孙使君所托,前来何河间郡拜会本司空,除却恭贺朝廷大胜外,是否还有其他事情?”

其实要说公孙越来的目的,哪还有其他事儿,无非就是之前刘和让公孙度给他堂哥传信,告诉公孙瓒日后将授予他统领兖州、青州二州的权力罢了。

公孙瓒闻之哪能不心动?

这不就赶紧让公孙越过来表忠心了。

但刘和可不能自己将这话说出来,毕竟作为上位者来说,很多事情要下边的人自己提嘛。

下边的人自己提那是他有需求,你自己说那是赏赐,这性质可不一样。

“司空明鉴,家兄托卑职前来就是想为朝廷以表忠志之心。使太后无忘海内之地、青州之畔,仍有忠臣良将,候朝廷再度一统河山!

袁本初逆贼罪不容诛,家兄为青州牧,自愿效犬马之劳,率青州之军破之以报朝廷。

奈何如今青州纷乱,家兄抽不出时间,只好让卑职先行一步来此,望司空不猜疑家兄之忠心!”

“好说好说,既然如此,那你便回去吧。

告诉公孙伯圭,本司空当然相信他。”

刘和面色平淡,再加之这么一说,公孙越倒是着急了。

这连忙起身,对刘和拜道“司空前日让升济叔父与家兄商议,授予其督兖州、青州二州之军事是否可还作数?”

“自然是作数,公孙将军为何如此问?”

“是这样的,司空请赦卑职冒昧。之前家兄闻此之时,心中恍惚感慨。不免得有些担忧他是否能做到司空的期许,忧虑之下居然忘食而夜不寐。

为此,家兄想起之前司空曾让黄琬担任青州刺史、田豫田玉担任青州都尉。但二位至今也还在幽州居住,并未来青州上任。

不知司空可否让二位前来青州协助家兄为大汉尽一份力呢?

家兄绝不会亏待二位大人,黄使君的属官都可以安排于青州赴任,田都尉的部将也可以于青州充任郡国兵之军伍。”

公孙瓒倒是个明白人,他十分清楚刘和提拔他就是要制衡曹孟德。而刘和也绝对不会真正的信任他,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空口接下这么大的赏赐,难免会让朝廷那些其他人亦或者是身边的诸侯觉察他是个危险从而联合起来除掉他。

那公孙瓒就必须更进一步的抱紧洛阳朝廷的大腿,甚至不惜让朝廷派遣文武官吏来青州进入他的根基所在。

只有这样才能换取刘和对他的鼎力支持,才能让他在这乱世生存下去。

这又说回刘和这几年并没有大力扩张,而是重塑朝廷威严的好处了。

如果在原本的时间线上,任何一个诸侯都不会这样对朝廷示好,因为他们知道天下改朝换代是迟早的事情,必须稳固自身才是硬道理。

但现在就算是公孙瓒这样的地方诸侯,在心中隐隐约约都会有一种“莫不如到时就重新归顺朝廷,重新当一次汉臣”的想法。

“公孙使君大义,便准他所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