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既然已经设置侯国,那我大汉需要派遣护乌桓校尉和侯国内三郡的都尉共四名官吏,以及屯兵三百人驻扎在你侯国内,蹋顿君侯没问题吧?”

刘和已经是换了称呼,蹋顿听闻更是认可,连忙表示自己绝对支持朝廷的安排。

这四名官吏和三百屯兵本质上就不是来管辖乌桓人的,而是督促乌桓人汉化的。

朝廷给你封赏,那你也该回报朝廷。

至于怎么回报呢?

那就是你该学汉语了。

“君侯居然没问题就请回吧,你现在可是我大汉册封的侯爵,和我们幽州牧伯安公一样呢,我们可不敢留你问话!”

荀谌适时开口,一番夹枪带棒的话语让蹋顿红了脸。

“荀府君说的什么话?伯安公可是太傅领幽州牧,朝廷册封之容丘侯,在下这新晋的乌桓侯哪能比得上?”

“不要吵了!”刘和皱眉,眼神中半是警告半是安抚的看向蹋顿道“君侯这就请回吧,我军也打算明儿个就班师回去,晚间还要收拾行装就不留君侯了。”

“诺!”

蹋顿按照刘和的要求来到后世南吉林地区安置部众,修建了三个寨子作为三郡的郡治,在每个寨子内还修建了汉家学堂让乌桓贵族子弟入学。

刘和则是带着兵马返回蓟县,这刚和刘虞坐下准备说说乌桓的事儿,却听闻朝廷的天使到了。

刘虞与刘和对视一眼,连忙叫上幽州各属官前往城门口迎接朝廷天使。

来的人是左丰,那个在黄巾之乱里构陷卢植的小黄门。

“传天子诏,刘幽州接旨!”

“臣太傅、幽州牧、使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刘虞,问陛下安!”

“臣幽州都尉刘和,问陛下安!”

“臣幽州别驾牵招(治中阎柔、司马淳于银),问陛下安!”

“陛下诏,太傅幽州牧刘虞性恭谦而有良才,亦宗室之栋梁也。特进容丘侯刘虞为襄賁侯,赐金万两!

幽州都尉刘和,勇武才干颇佳,擢平虏将军、辽东郡守!

另前日太尉之奏,请重设真番郡、临屯郡,又敕封乌桓蹋顿而设林城郡、昌图郡、叶河郡之法,朕无不允准!

诸郡归幽州,由太傅统领!

其余将士,官爵升一,赐金百金!

钦此!”

“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众人谢恩后便连忙接过圣旨,刘和还在接旨时给左丰塞了个金锭子,而后使了个眼色要左丰前往蓟县驿馆休息。刘和在驿馆备下了酒菜,专门等着宴请左丰。

左丰见刘和如此上道,便笑吟吟的跟随刘和前往城内驿馆。

刘虞和幽州其他官吏不喜左丰,但也不愿得罪他,眼见刘和领着人进城倒也没阻拦。

刘和在领着左丰前往驿馆的路上又神秘兮兮的掏出一块金锭子,眉眼减带着一丝紧张的和左丰说道“使者莫要怪罪于某,某年少唐突,说话办事不知道轻重。

只是某想着使者不仅代表了朝廷,还是张、赵二位常侍的心腹,某给使者些许礼物,也不能忘了二位常侍。这金锭子是某送给二位常侍的礼物,还请使者代为转交。”

左丰闻言更是笑得灿烂,伸出手将金锭子收起来就跟着刘和进了驿馆。

此番朝廷没让刘和花钱买官就赐了辽东郡守的位置,而且还准许幽州重设真番郡和临屯郡,这两郡可是刘和这几年招抚流民的安置点,要是不设郡可容易出乱子。

刘和依靠辽东各郡准备进行农田开垦和铁铺作坊的建设,这些产出除了弥补幽州财政以外,更重要的就是攒一笔钱准备买官。

中平五年后会正式在全国进行废史立牧,刘和必须买一个内地的州牧,以此来为日后的天下大乱做准备。

想到这里,刘和赶紧给左丰上了丰盛的酒宴,二人喝了好几斗米酒才算罢休。喝好吃好的左丰自然表示回去在刘宏面前美言一番,让刘和不必担心。

刘和也是虚情假意的恭维奉承,在第二日就送左丰回了洛阳。

洛阳。

北宫。

刘宏看着左丰的奏报不由得满意,这天下宗亲除了幽州刘伯安外就只有先前从幽州入京的刘焉刘君朗还算省心,眼下又出了个允文允武的刘千叙,他刘宏自然是高兴的。

“陛下。”

刘宏闻言抬眼一看,就见皇后何氏跪坐在案前正给他的铜烛灯里面添灯油,刘宏见状微笑道“皇后快些过来,幽州捷报入京,朕心甚慰必须和皇后分享。”

“哦?不知是否是刘伯安平了张纯张举的叛乱?”

“不止如此,刘伯安之子刘千叙甚至深入辽东斩杀了那乌桓贼首丘力居,现在乌桓人重新归附大汉,边境可安。”

“臣妾贺喜陛下,恭贺陛下得此良将,护大汉江山安稳。”

何氏对刘宏一拜,眼神当中都是崇拜。

刘宏对此很是受用,虚扶何氏后便自满的说道“朕在世时大汉江山无倾覆之忧,至于辩儿如何,就要你多费心了。”

何氏闻言在眼中闪过一丝阴毒,她知道刘宏不负责任,但没想到他能如此荒唐。

刘宏不是个庸君,或者说他是昏而不庸。他深知大汉之弊病但没那么大的本事去挽救,但还总有些小聪明和弄权的手段来维持。

不过刻在骨子里的自私是无法改变的,刘宏想着只要大汉不亡在他手上就行,至于刘辩如何不关他事。

“对了,刘君朗说想要朝廷废史立牧,以州牧代替刺史。朕看此番在幽州设置州牧颇有成效,想着倒不如在全国推广。

皇后你认为此册是否可行,如若不行还有什么法子?”

“臣妾觉可行!”

要么说嘛,一家夫妻不说两家事。

何氏这些年也算受了些权术熏陶,那废史立牧是什么主意她哪能不清楚?

但刘宏不愿考虑刘辩日后的事情,那何氏自然也就不劝了。何氏甚至在想,若州牧制真能勉强维持江山,那她倒也乐见其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