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老夫人派人通知各房,明儿十五不用去慈安堂请安,这几日老夫人斋戒,为侯府祈福。

各房心里清楚,五夫人的惹出祸事,为了摆平此事,五房发了五千两打点,老夫气病了,不想其他几房看笑话,这半月来都不见人。

今日赵怀远带着一家老小去上香,龙兴寺为京城香火最旺盛的寺庙,寺里有位守真大师医术高深,时常为贫苦百姓免费看诊.

每逢初一、十五龙兴寺被堵的水泄不通。赵怀远抱着赵九郎,林如媛牵着大女儿,林嬷嬷牵着赵静妍,佩兰、胡四守在四处张望的赵五郎,一行人终于穿过人群来来到正殿。

林如媛长叹一口气:“哎呀!终于走过来了,人真多呀!从山下到三门,再到天王殿,走了半个时辰了吧,”

林嬷嬷喘了几口气道:“今儿十五,上香还愿香客比平时要多,”说完,嬷嬷拿出手帕给三姑娘、七姑娘擦汗。今天天热,寺庙香客众多,两个小姑娘热的汗珠直流,小脸热的红通通的。

进入天王殿,香气扑鼻,烟雾袅袅,大钟悠扬,诵经之声连绵不绝。

一身蓝色绸缎衣裳的夫人道:“今儿若能遇到守真大师,我就捐五百两银子香油钱。”

夫人的婆子道:“守真大师德高望重,据说去远游,两三年都没回龙兴寺,若是今儿夫人见到守真大师,真真是天大的造化。”

旁边经过的年轻夫妻道:“啊!守真大师没在寺内吗?我们从镇江府过来,今儿特意来龙兴寺上香,期望有缘得以拜见守真大师,今儿却见不到了。”

旁边的老婆婆道:“哎呦,镇江府在江南吧,这么远过来呀。守真大师有两三年没在寺里了,我是京城本地人,每月初一、十五都来上香,这几年都没见到守真大师,往年大师时而出来讲经。”

闻言,年轻的夫妻面露失望,

一留着络腮胡的壮汉道:“我从西北过来的,听说家里的婆娘说龙兴寺香火鼎盛,平安符很灵验,家里婆娘定要我来上香,祈求平安,守真大师远游了,寺内没有大师画的平安符了吧,那回去后怎么和婆娘交代。”

林嬷嬷也是守真大师的忠实信徒,在家时林嬷嬷时常提到这位高僧。无论世家还是平民百姓很敬重他,皇上经常请守真大师进宫讲经。

赵静妍一路走来,听见许多人讨论守真大师,她不信鬼神,不过很好奇这位高僧,出身皇族,竟然选择出家,受到百姓的敬重,应该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上完香后,小和尚领他们一行人去吃斋饭,龙心寺斋饭做是很是不错,用完饭后,休息两刻钟,赵怀远打算早点回家。

今儿人多,到时进城肯定很拥挤,这时,一位脸上有长疤和尚过来,赵静娴看到这和尚瞬间,吓的躲在林嬷嬷身后,赵九郎也扑到父亲的怀里。突然一看是十分下人,好在和尚眼色平和,面容和蔼。

和尚好像已习惯别人的反应,向赵怀远道歉,赵怀远说不用介意,

和尚道:“诸位施主请留步,师傅有请,请诸位随小僧来。”

赵怀远好奇问:“不知尊师是哪位大师,还望告知。”

和尚道:“我师傅乃守真大师。”闻言,众人又惊又喜,香客来上香多半是求见守真大师,没成想,他们居然受到大师的邀请,不敢相信,心里既忐忑又高兴,跟着这位和尚去了一座院子。

进入偏殿正厅,一位白胡须的和尚坐在蒲团上打坐,手里拿着一串佛珠,见赵怀远一家人,睁开眼睛,慈爱道:“施主见谅,打坐时瞧着你们一行人中身披功德光,遣我这徒弟去请诸位施主过来。”

赵怀远急忙说道:“不敢,今日得以拜见大师,是我们一家人的福气。”说完,众人的喜悦之色越发高涨,还真是守真大师!众人面露喜悦,恭谨的站着,

守真大师目光停留赵静妍身上,赵静妍疑惑望着这位高僧,为何盯着她看。虽然不解,还是乖巧安静的站在父亲身边。

守真大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小施主福德深厚,周身带有功德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