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媛、林嬷嬷等人听到如此大的订单数量,惊的说不出话来。前几日刚送去两千斤,不到十日又来了八千斤的订单。
赵怀远忙说:“胡四你回陈掌柜,每斤少一文钱,如今最紧要赶初六那天的两千斤。”
赵怀远又问了香料情况,是否需要购买,这几日铺子不知是否开门?一般铺子都是等初六才营业。
林嬷嬷回答说:“四爷,上次是按两千斤配的香料,家中剩的不多,需要购买,香料作为年礼,香料铺子一般初二就开门,只是日子比较仓促,人手不够,初十就要交八千斤,有点难办。”
这时,胡四灵机一动,说:“四爷,上次不是让辛家帮几天忙,这次再请他们过来做几日短工。”辛家人做事勤快,安守本分,并未四处打听做的东西。
赵怀远拍板同意,立马让胡四去天香楼,签订定契约,拿到一半定金后,胡四带着银钱、林嬷嬷准备点心、布料给胡四,带去辛家,大过年,不能空手去别人家。
吩咐胡四明日午后再把花生、柴运回来,明日两位姑奶奶回家拜年,用完午饭就回,下午可以开工。
林嬷嬷提前准备好用到的工具,幸好分家时,分的几口大,正好可用。
胡四骑马赶在天黑前到达辛家村,在村口时,遇见辛大河,见到胡四,惊讶问:“胡四爷,过年好,今儿怎的来了。”胡四牵着马,高兴说:“当然有好消息,边走边说,一路骑马来,这风像刀子一样,刮的脸疼。”
辛家两兄弟父母早已过世,过世前父母做主分了家,两家比邻而居,胡四需要八千斤花生的事告知辛大河,辛大河连忙请胡四去大哥辛大江家。这段日子辛家过的并不好,东西没卖出去,过年时还有几户人家来闹。
辛大江满脸皱纹,手里拿着烟斗,颤抖地说:“胡四爷,真的需要八千斤花生。”
胡四喝完热汤,说:“当然,明儿给我准备好,还要大量的柴。”胡四将用到的柴数量告知辛家人。
辛大河保证道:“过年时,好些人家砍了柴,准备过完年拿去县城买,如今正好用上。四爷给的价格公道,运到京城还给运货费。他们肯定愿意的。”
胡四满意说:“四爷交代,你们帮忙收花生,价格还照上次给的,每斤八文,与那商人的价钱一样,到时四爷还给你一笔工钱,多谢你们帮忙收花生。”
辛家众人急忙拒绝道:“胡四爷说哪里话,四爷帮辛家解决困境,哪里收工钱的道理。”
胡四说:“付工钱是四爷的意思,你们安心收下,上次到侯府帮忙的几人,明日是否有空,去京城做几日短工,与上次一样,每日五十文钱,包吃住。”
辛家众人欢喜,他们平时去县城做短工,每天不到三十文钱,如今每天五十文,当然愿意去。
胡四接着说:“明儿麻烦辛大叔收花生时,帮忙把关花生质量,若这次花生销量好,辛家村的花生不愁卖,我保证,用不了几个月,全部卖完。”
闻言,辛家众人大喜过望,拍胸脯保证肯定把事情办好,不仅解决村里花生销路,还有工钱拿,肯定尽心做事,盼望着蒜香花生生意红红火火。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