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话说沈方圆
作为大周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历来都是学子们心中的最高殿堂。然而,能进入国子监就读的却只是凤毛麟角,因其有严格的入学规定。
对于贫民百姓来说,国子监是他们难以启迪的高度,即便他们学识非常了得,若没有当地学府或大儒的举荐,依旧没有资格就读。全因名额非常有限,每个州府县学仅一至两名而已,机会非常难得。
但凡事都有例外,国子监内除了有各地荐上来的贡生外,还有很多靠蒙荫进来的学子。但他们仅限于五品以上官员之子,以及王公候府邸家的儿郎。这也就导致了,国子监虽是大周朝最顶尖的学府,但里面的学子依旧是良莠不齐的。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历届祭酒当然不会坐视这些蒙荫学子拉低国子监的水准,搞坏国子监的声誉。
于是,便在学子入学时加了一场测试,然后按加试成绩设立了分班制,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进不同的班里。国子监虽然接受了那些官宦和王公候府家的子弟入学,但却可以通过此途径,减少差等生对优等生的干扰。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整个国子监的教学质量跟学习风气了。
因此,国子监依旧为大周朝输送着最多的优秀人才。
而沈方圆能进国子监却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
因为沈家并不在必进国子监之列,尽管他的成绩很好,而在他所就读的书院,跟他持平的人也大有人在,因此,他并不具有被破格录取的资格。
但沈老爷子并不愿意就此放弃,而是花重金多方打点,终于打通了跟国子监一位试讲博士的关系,得到了他的举荐,才终于为沈方圆争取到了一个就读国子监的学额。
可以说,为了那个名额,沈老爷子几乎是使尽了全力。
作为当事人,沈方圆当然祖父为了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因此,他在国子监内一刻都不敢松懈,每日都刻苦努力着。不过,沈方圆到底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子,即便他再有决心,但身体却熬不住了。
时间回到庆华三十年冬月,沈方圆就因为苦读而感染了风寒。
在京城,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感染风寒,这本是常事。于是,每当有学子生病时,国子监都会安排他们居家休息,等到康复后才能继续上课,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其他人免受感染。
这时,生病的学子可以选择在舍监内休息,当然也可以选择校外或回家,全凭个人意愿。而沈老爷子得知孙子生病了,当天就把他接回家了,而沈方圆也觉得与其在舍监里干呆着,还不如回家好好养病,等到康复后再回国子监继续读书。
可是,突然之间闲下来的沈方圆很是无所适从,而且又离开了国子监,每天都闲在家里,这让他感到非常无聊。刚待两天,沈方圆就受不了了,觉得心情烦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