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和洪承畴差点笑出了声。
其实四辆马车护送,他们就已经猜测很大概率太子根本就不在马车之上,这些只不过是障眼法套路,其实太子在哪里全看李自成想要哪方势力登场。
“摄政王殿下,无论哪一方扶持太子上位,咱们都要及时和他们交流,我大清是为了光复大明,愿意和他们共同讨伐李自成。”
李永芳有些不太高兴的看着洪承畴,“洪大人莫不是太天真乐些,我大清对于入关的渴望,天下人尽皆知,他们再傻也不可和我大清合作。”
洪承畴没有说话,李永芳一个军户出身,还是个小小边防守将,对于朝堂之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来到大清被重用也是靠着出卖同胞换来的,就是个政治白痴。
“哦?你有什么计划?”多尔衮问道。
“摄政王殿下,这半个月以来奴才派遣数百名探子乔庄去查看长城的每一个关口,目前李自成除了山海关有守军外其他关口只有零散守军,奴才提议还是按照以前的策略入关劫掠而走。”
多尔衮听完陷入了沉思。
范文程说道,“今日不同往日,大明那时候是无人守关,更是无人守城,大顺刚刚收回了山海关,气势正盛,现在入关恐怕没有之前那么轻松了呀。”
多尔衮清楚,他那时候入关都是在大明军队忙着剿灭贼寇之时趁机入关,大明内部兵力调遣混乱,大明士兵缺粮少饷抵抗情绪不高,所以他们才能每次入关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满载而归。
现如今大顺的内部多尔衮知之甚少,从已有的情报来看,李自成杀了十几明降将是极具目的性的,大部分顺军没和清军交过手自然不清楚他们八旗子弟的厉害。
初生牛犊不怕虎,要是入关时遭到奋力抵抗,李自成趁机出兵截断他们的后路,或者直接攻打锦州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那他们大清真有可能在这上面吃上败仗。
“贸然入关并不稳妥。”多尔衮一句话堵住了李永芳的嘴。
多尔衮看向洪承畴便问,“洪大人,你觉得咱们下一步该如何?”
洪承畴开口说,“摄政王殿下,贸然入关确实不妥,不过李自成既然大批量任用前朝官员,确实是一步好棋,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大明的亡国之臣各个腐败成性,臣预测不出两年大顺朝就会陷入朱由检无钱可用,无粮可发的局面。”
洪承畴作为大明得臣子,他深知整个大明朝从上到下每个官员都是巨贪无比,李自成采取三年免税政策无异于自掘坟墓。
“洪大人,要是李自成两年内拿下金陵,他们可就不缺钱粮了呀。”范文程提醒道。
洪承畴尴尬一笑,“摄政王殿下,金陵也没那么容易拿下的,李自成没有水师,想要夺取金陵何其难呀。”
“所以奴才建议继续攻打山海关,只要大破山海关,大顺也好,大明也罢都不是我大清铁骑的对手。”
多尔衮听的心里美滋滋,不过他也清楚山海关要是真那么容易破,他们大清又何必等了十几年。
多尔衮十分清楚,下一次入赛打京师,难度不亚于皇太极第一次入关作战,被袁崇焕九千人挡住。
但要是任由大顺发展建设,那后面入关的难度将会越来越高,皇太极等了一辈子也没入关难道还要他等一辈子或者说再等上几十年。
如今关外天气一年比一年冷,要靠着辽东地区这些土地发展成强国本身就受限制。
“摄政王殿下,古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入关之事不是一朝一夕,大顺三面受敌,咱们只要利用好他们,定让李自成难以招架。”洪承畴接着说道。
多尔衮觉得十分有道理,“如此看来只能这样了,先等南明稳定局势再做打算吧。”
李永芳十分得不解他怒目看向身边二人,“摄政王殿下,养虎为患呀,要是再让李自成发展壮大下去,恐怕我大清难以与之抗衡呀!”
多尔衮不以为意,“那你带一万人去攻打宁远如何?”
李永芳瞬间哑火,他的人马只有一万人,去攻城可以说毫无胜算,大顺军虽然是农民军出身,可是再傻也知道如何守城。
多尔衮的气话到提醒了洪承畴他接着说道:“摄政王殿下,山海关一时半会难以拿下,可是孤城宁远我大清还是尽早拿下为好。”
“哦?说说看。”
“宁远距离山海关镇东楼足足有两百里的过道,可以说宁远就是山海关的第一层防御,正因为这层防御他们关内才有时间反应,咱们大清要是拿下宁远城,缩短于山海的距离,等到时机成熟可以先发制人。”
情报对于战局的影响力太大了,宁远不仅仅是一个缓冲城池,更是关内人员洞察大清动向的情报枢纽,只要把宁远握在手中他们大清的动向就变得模糊不清,为以后入关也能预留一道防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