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不如柘,伴有奇味,吾不喜。”也有大臣不喜欢玉米杆中特有的青叶味。

但总体说来,喜欢的多。

毕竟甜味,在这个时代,就是王公贵族,也不是经常能品尝到的。

……

太阳炙热,掰下来的玉米棒只晒了一天,就已经松动。

大臣们对玉米的热情依旧不减,全部亲自上手扒玉米粒。

就连始皇帝也上手了。

这状况,风烟自然也不能例外。

秦没有脱粒机,也没有防滑胶鞋搓玉米,只能用手扒。

一亩地的玉米,若是一个人扒,手都能扒脱皮。

还好,大臣多,风烟只扒了十来个玉米,这工作就完成了。

脱粒后的玉米粒所含水分仍旧不少,继续晾晒几天后,才量产。

“陛下,玉米有十四石!”

秦的十四石,大约是现代的840斤左右。

840斤,比风烟预估的700斤要多一点。

但粮食产量本就会随着土质不同,经管不同而有所区别。

之后农人种植,出现比风烟预估的产量少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840斤左右的产量,倒也并不稀奇。

当然,这不稀奇只是风烟觉得不稀奇。

大臣们对于玉米的产量可太稀奇了!

“七石!”

有官员面色涨红,激动不已。

秦的粮食每亩产量大多只在一石多一点,高的能有两石多。

玉米的产量,简直能碾压大秦任何一种粮食的产量。

“玉米,神粮也!”

“秦有玉米,将再无饥荒!”

“臣恳请陛下下令,推广玉米至全国!”

这次,没有大臣争当推广玉米的负责人。

他们不再争功绩。

这时候争功绩,只会显得他们功利。

因为粮食,太重要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