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我来还篮子。”

苏宁将手中的篮子递给开门的张婶。

张婶接过去就感觉重量不同。

“天都黑了你还专门跑一趟,快进来喝口水。”

张婶关了门,拉着苏宁进屋。

“你这孩子,又进深山去了。

不用给我们拿,自己留着吃,你还要奶娃娃。”

张婶进屋拿起碗就看底下的兔子和鱼。

一屋子的人都看见篮子的东西。

“肉!”小孙子张小山像猴子一样窜过来。

虽然才吃了晚饭,但是没有油水的肚子看见肉,每个人的眼睛都放着光。

“婶子你拿着吧,我是有事求你来着。”

苏宁按住张婶的手。

“明天我有事要进城一趟,想托婶子帮我照看一下琉璃。”

张婶很爽快的答应了。

苏宁一早就到了县城,她直接去了城东。

那里有机械厂,钢铁厂,手套厂及一大片家属区。

苏宁的货在城里很受欢迎。

这个时代的米和肉都是定量的。

家里人多的压根不够吃。

钢铁厂附近住的基本都是双职工家庭。

苏宁的背篓才放下,就有个婶子凑过来。

“姑娘,卖的是啥?”

苏宁掀开背篓一角,“兔子和野鸡。”

“多少钱一斤?”婶子两眼放光。

家里肉票早就用完了,小孙子都嚷嚷几天要吃肉了。

“不要票鸡7毛一斤,兔子6毛一斤。

我今早才打整好的,您拿回去就可以吃。”

苏宁翻出兔子给大婶看。

大婶立马要了一只鸡一只兔子。

“鸡一斤七两,兔子两斤一两,一共两元四毛五分,您就给两元四毛钱吧。”

大婶高兴极了,五分钱又可以买一把水果糖呢。

“姑娘,你还来吗?”

夏天东西放不住,要不然就可以多买些。

“这是大深山里的,抓到有才能来。”

苏宁知道,物以稀为贵。

过了一会,那个大婶带着好几个人又回来了。

每个人都是又买兔子又买鸡。

有个婶子一口气买了三只鸡。

她女儿有了身孕,她准备给她拿两只去。

早起去买菜的人陆续回来了。

苏宁剩下的鸡和兔子很快就被抢空了。

还有来晚了,后悔得拉住苏宁问她还来不来。

好不容易苏宁才抽出身,背上背篓去供销社。

家里米和面都不多了,有钱的苏宁从不亏待自己。

她买了大米和糙米,又买了玉米面,又买了点板油准备熬猪油。

因为惦记着琉璃,苏宁决定坐班车回家。

苏宁刚上车车子就到点开车了。

她急忙挤到后门,将背篓取下来靠边放好。

“哟,这不是苏宁吗?”有个熟悉的女声带着一丝不屑。

苏宁直起腰,看见说话的人是村里的知青李红。

李红是和赵志远一批到村里的知青。

也是赵志远和朱倩倩的同学。

赵志远在学校一直都很受女孩子喜欢。

李红也是其中一个。

只是在朱倩倩的衬托下,李红藏起了自己的心思。

谁料到,下乡竟然和意中人分到一起,她以为是上天给的机会。

结果赵志远对她的示好无动于衷。

哪怕在她多次明示暗示下,赵志远也不回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