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想了想,确认道:“贤侄,你真和鬼谷一脉是同门?所学的和鬼谷门的传承是一样的?你现在是学成下山了?”
李桓心中不仅再次腹诽:这李渊有够势利的啊,一听我是鬼谷一脉的同门,对我的称呼立刻由小子变贤侄了啊。
李桓心中想归想,回答的语气还是很恭敬的:“回唐公,小侄师承确是与鬼谷子一脉为同门,所学也确是相同的。小侄下山前,师尊对小侄说道‘徒儿,你已尽得本门真传,现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为师命你即刻下山,寻一明主辅之,助其平定天下,结束乱世。四百年前,鬼谷子一脉结束乱世,建立大汉皇朝,今当由我清华子一脉来结束这乱世了。’于是小侄便奉命下山寻明主,这不就直接投奔唐公您来了。”
李桓也是满嘴跑火车的主,什么‘四百年前,鬼谷子一脉结束乱世,建立大汉皇朝,今当由我清华子一脉来结束这乱世了’,张嘴就来,就依仗着没人能印证真假,他李桓说的就是真的,就算不信你也得给我憋着。
李渊听完是真的兴奋了,想了想,还是问道:“贤侄,你师尊让你下山寻明主,你直接就投奔于我,是不是太草率了?难道不应该去各地考察一下,然后再决定投奔谁吗?万一我不是明主呢?”
李桓心中实在是忍不住再次腹诽:李渊你这是要闹哪样啊?合着直接投奔你还错了?非要我去满世界转悠一年半载的再来投奔你你才高兴?看你刚才那兴奋的样子,恨不得直接宣布我就是天命之子了,还要扭扭捏捏的问我是不是太草率了,又当又立啊。
无奈,李桓再次恭声回答:“唐公多虑了,有道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更何况我‘清华子’一脉对天下时事也极为关注。金城郡薛举、薛仁杲父子虽武勇过人,但生性暴虐,嗜杀成性,必招反噬。马邑刘武周蛇鼠小人也,志高才疏,只会狗仗人势,不值一提。河北窦建德可算一豪杰,可惜出生农民,其才识与地位不匹配,且政治眼光短浅,虽为一时之英雄,却非定天下之雄主。洛阳王世充目光短浅,御下无力,心胸狭窄,性好猜忌,虽势大,却麾下无忠心之人,偏于一隅尚可,遇强敌必败。瓦岗山李密擅长权谋,善于分析局势,有谋略,却统御无方,呵呵,现在瓦岗山应该还在内斗吧。幽州罗艺勇于攻战,善射,但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可为将,不可为帅,更不可为王。尽数天下英杰,唯有唐公可称明主,小侄自当来投。”
这次不仅是李渊,连李世民都惊了,李桓寥寥几句却把天下英雄评点的入木三分,李氏父子虽然对天下各势力的领导人有所了解,但远不如李桓的评点这么深刻到位。
李氏父子同时在心头浮现出一个惊叹:这清华子一脉恐怖如斯啊,这短短几句话,竟让我感觉这天下英雄皆不堪一击,平定天下易如反掌。
随即又大喜过望:这惊世大才是我的。
“哈哈哈哈,”李渊大笑道:“好好好,贤侄本就是我李氏宗族之人,与世民也是一同长大的至交,这天下平定后也是李氏的天下。你我定要同心协力,共谋大业。”
“谨遵唐公之令。”李桓再次一揖作礼。
“贤侄,你我两家为世交之家,以后莫要叫我唐公了,称叔父即可。”李渊和蔼可亲到。
李桓强忍着才没再次腹诽,恭敬道:“是,叔父。”
“对了,”李渊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贤侄和世民同岁,不知是否取字?若未取字,叔父为你取个如何?”
李桓心道:你给我取字?不知道会取个啥字,取的好还行,取的不好,那我不是要郁闷一辈子。不行,这字我得自己取,反正有清华子这个万能背锅侠在,不用白不用。
心思电转之间,李桓想好了对策,立马回道:“回叔父,小侄下山前,师尊已为小侄取字了,字‘天择’。”
“天择?这字有什么含义吗?”李渊问道。
李桓再次满嘴跑火车道:“师尊说他此次入世是找一天择之人以传授本门绝学,而师尊救我之时便觉得与我有缘。但师尊查验小侄伤势后也觉得无比棘手,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但小侄就这样熬过了鬼门关。师尊更是肯定了我就是天择之人。因此,师尊赐名‘天择’。”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