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带艺人(师父)的子嗣;二是掌握这项技艺;注:在一些技艺上还有第三点就是子嗣的技艺跟爹一模一样不能变动。
嫡传与真传的举几个例子。形意拳大师尚云祥与其女尚芝蓉。这里的嫡传便是尚芝蓉,真传则是尚云祥的弟子们。八极拳祖师爷吴钟与其女吴荣。这里的嫡传便是吴荣,真传则是吴钟的弟子们。2.如何评价掌握了技艺了?
有心人看到这两项标准时,应该会有一个疑问。如何评价掌握了技艺了?换个说法就是,掌握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掌握了?简单的说就是师父点头,前辈们认可。(这里面的评判标准先不探究。)
ps:很多传统技艺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部分人认可,门里的觉得一般。或是门里觉得神了,大部分人觉得一般或是很差。这是因为评判标准的问题。对于武术来说,很大程度上都要提到打字。
注:功夫好不等于能打
3.那为什么人都追求,嫡传呢?
首先,技艺传承。从古至今大多数人都会考虑自己的子嗣。从这点出发,一位师父。从学艺开始,到技艺娴熟。期间,对于技艺的思考与自身的经历、经验。
最先毫无保留受影响的便是子嗣。可以说从小开始,思想、逻辑、技艺、道德、三观等等都受到影响。这就造就了,子嗣从肉体(基因)到思想意识都是复刻的带艺人的。包括对于技艺的最新思考(能说的不能说的,能教的不能教的)等等。
正常来说,嫡传子嗣学艺成长起来。就是带艺人的复刻加强版。风格也好,技艺也好就是活生生的再现。嫡传与真传的区别,并无高下之分。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技艺风格上。
嫡传必须严守其父所传风格,尽力还原并在此基础上精进。(道路定死,只能越走越远。)真传可以依照个人理解,形成自身的风格。(道路不定)两者并无高低骨子里都是一套东西。
说点题外话。日本的寿司之神的故事,其子终其一生也未能超过其父。因为他父亲是寿司之神。从这一点上,嫡传其实到后面十分痛苦。(当然大部分人到不到后面),因为长辈在这件事上,已经做到登峰造极。想要通过长辈的路线,超过长辈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上,可以看书法上的二王。王献之,为了在书法上超过其父王羲之。在不断的研习中发现,超不过父亲便开始走些邪路(并无贬义)。
最后,做到了与父亲被后人并称二王。但最终有没有超过其父,我想王献之是最为清楚的。我们这些后人就不要嚼舌根了。
4.如何确认
师父是真传呢?
很简单,大多数的传统技艺都有谱书。一辈一辈往上找,最后找到的是创始人或是公认的祖师爷。
5.如何选择师父?
从古至今拜师学艺都是双方互相选择。师父要考察,品德、悟性、毅力等等方面。弟子会选择,厉害的、有名气等等。这是需要互相熟悉的。(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样)
单武术的话,从学艺的角度来说。年纪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我认为最好。这个年纪的,经验、技艺都达到了一定程度。体能和身体素质方面也不会太差。
很多东西可以展现的很好。岁数大了很多身体上有很多东西很难达标。注:当然也有例外情况。(特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6.怎么样确定师父很厉害、功夫大、是明师、很能打?
以武术来说。
一、很能打:跟师父比划比划,然后你就知道厉不厉害了。(你本事越大效果越好)
二、是明师:具体技术能不能讲解通透易懂。
三、功夫大:看看师父日常的训练内容和强度。
这三点得到的答案,可以约等于是否厉害的标准。
其实嫡传与真传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既然是真传了也代表师父把东西都给你了。
至于自己学的怎么样能发展出什么水平。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而嫡传是否能超越其父?真传是否能把真东西传承下去?
看造化了。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