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闪示意几名婢女退下,然后帮李昭仪穿好衣衫,又抓过木梳帮她梳头。

“怎么,这么快就想刘谌了?”刘闪略有醋意地问道。

“唉……”李昭仪无奈地叹道:“谌儿还不到两岁,老是交给乳娘和皇后,臣妾也不放心啊!昨日宫里送来书信,说谌儿又染风寒,臣妾也急啊!”

“昭仪,你急也没啥用!你回去又能帮什么忙?”

“陛下,谌儿自幼体弱,臣妾实在不放心……”

刘闪也知道,刘谌这孩子性格很倔强,自幼就能看出来:刘谌出生之后,因为李昭仪奶水不足,他被乳娘喂养几次之后,就对李昭仪特别排斥。只要李昭仪上前抱一抱,他立刻就会哭闹不止,而其他的嫔妃或婢女去抱,他马上就能安静下来。

正因为如此,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昭仪就像惹人讨厌的“后娘”一般,她一怒之下,这才狠心扔下年幼的刘谌,独自来到下雉。

这段时间里,刘闪也看得出来,只要稍稍静下来,李昭仪就会想起刘谌,经常暗地落泪,她多次想返回成都,都被刘闪强留了下来。

刘谌的性子倔强,并不仅仅体现在他的婴儿时期,哪怕是历史上的几十年后,刘谌的性格也与众不同,就跟他的母亲一模一样:

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接受谯周的建议,准备向邓艾投降。

然而,此时的刘谌却愤怒地说:“大汉已经穷途末路,亡国在所难免!此时,理当父子、君臣誓死一战,为大汉的江山而战!纵然身死,也能坦然地面对先帝!”

然而,刘禅不听其言,执意向邓艾投降刘璿、刘瑶、刘琮、刘瓒、刘恂、刘璩这六个皇子,以及刘林,刘胤、刘辑、刘晨等众多的刘氏宗亲被一同迁往洛阳。

在这之后,刘璿与姜维仍在暗中试图复国,最后兵败被杀其他四个皇子都死于抗击匈奴入侵的永嘉之乱。

不过,在众多的皇子和刘氏宗亲中,唯有刘谌没有投降:劝谏刘禅失败后,刘谌始终悲愤于亡国之耻,他在昭烈庙痛哭祭祀刘备之后,又将妻妾及子女全部杀死,然后回到昭烈庙自杀殉国。

在这个以“忠孝”为立身之本的时代,刘谌自杀殉国,刘闪对此并不感到惊讶。让刘闪难以想象的是,他竟然事先杀死自己的妻妾和子女!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虽有汉武帝独尊儒术,但很多禁固人心的儒家思想还没有大行其道。不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观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

刘闪实在想不通:当时的刘谌,有众多的妻妾和子女,面对“夫君”和“父亲”的长剑,这些人竟无一人逃走!当然,或许是“三纲”、“忠孝”的思想让他们不能逃走,不敢逃走,或者,没有机会逃走。

一个时辰后。

李昭仪在宿卫兵的护送下前往下雉乘船,刘闪站在江边,望着江北,又想到了“孔雀东南飞”,想到那个悲剧中的焦仲卿和刘兰芝。

在刘闪看来,若是这个故事为真,造成这个悲剧的根源,其实也是“忠孝”的观念。

不论在哪个时代,忠于自己的国家,孝敬父母,这无可厚非!此时的刘闪,他无法定义刘谌的行为是否属于“愚忠”。但是,刘闪能肯定的是,“孔雀东南飞”这个故事中的焦仲卿,他确实是“愚孝”!

如同刘闪极力反对的“三年守孝”一样,在他看来,守孝三年者并非就是真正的“孝”所有事情,不问对错,不问原因,唯父母之命而行,这也不是真正的“孝”!

此时的江北,刘兰芝正与几名女骑手一同,前往焦仲卿的老家潜山县。

在几名女骑手的怂恿下,刘兰芝也意识到:对于焦仲卿给出的承诺,自己有必要问个明白,不能没有期限地一直等下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