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虽然枯燥难熬,但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并肩作战就不觉得寂寞,学习之余偶尔出现的那一点点小小的仪式感带来的甜蜜宛如沙漠里苦行时偶然碰到的一抹绿洲。
时光如捻指,眨眼之间就到了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
距离高考就剩下最后半个月了。
高三一班被学校们视为重点班,因此班上的每个人所面临的压力似乎比别的班同学要更大一些。
高考之前最后一次摸底考试结束了,接下来学校会放半天的假。
“小雪,今天下午不上课你是要在学校复习呢还是出去逛逛?”李敏轻声问。
她跟听雪早就不是同桌了。
不过俩人之间距离不算太远。
听雪打了个哈欠后才回答李敏:“好不容易不用上课当然要出去逛逛了,你呢?”
李敏弱弱的说我也想去,但是高考没几天了我不敢浪费时间还是呆在教室里复习吧。
李敏的学习成绩始终在班上是中游的,而在全年级的排名那就有些中游偏下了。
她的家人自然希望她能考上本科,好给自己谋一份好前程,给家里争光添彩。
李敏要留下复习听雪也就没说别的。
李敏和班上大部分同学一样都舍不得浪费那下午的半天时间,虽然很想要出去逛逛,但还是觉得得在教室里啃书本。
听雪从学校回到家时包子铺正是热闹的时候,因为下午不用上课,所以她就没有急着吃午饭,而是帮林国平招呼客人。
等客人都走了,包子铺恢复了安宁后爷俩才去后面吃午饭。
“爸爸,今天下午学校不上课,我打算回村看看,这会儿咱家的桃儿应该熟了吧。”听雪好一阵子没有回大河村了,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惦念。
林国平稍微沉吟了一会儿才说好不容易不用上课你就在家好好休息休息,你要什么我从老家给你弄来。
听雪忙摇头:“我要亲自回去看看,我很想我三叔三婶他们了,我好久没回去了,再不回去的话我担心点点儿就忘记我是它的主人了。”
林国平“……”
吃完了午饭睡了十来分钟的午觉后听雪就坐着自家老爸的摩托车离开县城回大河村了。
如今的大河村那可真是跟两年前大不一样了。
当初村支书李瑞才跟秦元丰这个高材生问策,秦元丰提出了土地流转的建议,就土地如何流转以及土地流转会带来什么效益他写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计划书。
开始的时候李瑞才对土地流转是有些缺乏认同的,但是对秦元丰那份很详细的计划书看了一看,再三琢磨后他决定试一试。
李瑞才速来是雷厉风行的,任何事只要他想干那就一定会去干,绝对不会出现拖泥带水,举棋不定的可能。
他已经拿出了不俗的政绩,兴办的养猪场和饲料厂让大河村开始富裕起来了,所以村委都很服他,百姓们也都很认可他。
实行土地流转的一开始有一些村民是不支持的,李瑞才和村里的领导班子先把自家所有土地给流转出去,他们起了示范带头作用,村上响应的人就多了。
试水阶段先流转了五百亩土地。
这些土地一半用来种玉米来供应村里的饲料厂,另一半则用来种蔬菜和中药材。
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在里头打工按天发工资,不愿意在里头打工的则可以去外面打工,反正家里的地流转出去了每年有租金可拿,自己不用在一年到头忙活了出去打工也就没啥牵绊了。
在外面打工赚的钱可比种地强多了,过去他们没有出去打工主要是被家里的几亩地给牵绊着。
土地流转第一年就看到了收益,所以第二年土地流转的规模就增加了两倍。
村支书派村里几个年轻人出去学大棚种植技术,学成归来后村里就把重新流转出来的土地建了几个蔬菜大棚。
这些蔬菜大棚再以一定的价格承包给村民,先接手大棚,等大棚见到效益后再把租金付给村里。
如果没有村民承包大棚,那这些大棚就归村集体所有,村委再顾本村的村民在大棚里头打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