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廷内气氛紧张,各朝廷大臣聚集在太和殿内。

太和殿是每天早朝的地方,不过奇怪的是,时间已经接近正午,皇帝还是没来早朝。

皇帝迟迟未到,太和殿内秩序渐渐放松,大家同各自走得近的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大唐宰相设有两位,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这两人向来水火不容,一左一右,树立在朝廷。

右丞相是个中年男子,衣冠楚楚,看似儒雅正直,实则好胜心极强,暗地里早早的就支持大皇子,想帮大皇子争夺皇位。

左丞相就是个老头子,已经辅佐过两届皇帝,年轻时跟着父亲,老了辅佐儿子。

他才是真正的行臣子之道。

他知道该怎么平衡朝中的政权,不让一家独大,也不让另一家太弱。

大唐现在的繁荣昌盛,他的功劳至少有十之一点二。

右丞相阴阳怪气的首先攻击道:“左相啊,平时你和陛下走得最近了,今日陛下迟迟未来早朝,想必您应该最清楚什么状况,这让一众大臣一直在这等着,也不是个事,您说是吧?”

左丞相作为一个老官员,狐狸的很,对这个问题根本不予理会。

反而笑脸相迎,说道:“右相有没有听说大皇子昨日突然被发配边疆,连家中财产都没来得及带上。”

“话说右相和大皇子较为亲近,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知道的话不妨说一下,也好给大家解解乏。”

“你!哼!”

这次碰撞明显是左相占了便宜,可谈到大皇子的事,右相不想多说。

言多必失。

唐显明禁足皇帝,将大皇子发配边疆的事已经尽可能的封锁消息。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从大皇子出城的那一刻,就已经被人盯的死死的。

双方谁都没有再搭理谁。

左相这边好几个老官员却是忧心忡忡。

老尚书面色忧虑的说道:“左相,边境五万大军突然回退,直逼京都,尤其这五万大军皆为太子麾下,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对啊,再结合大皇子无端被发配边疆,大军临城,京都百姓人心惶惶,今日又不见陛下,实在让人忧心啊。”

左相看着身边老友个个满面愁容,心里不免也心生忧虑,不过作为宰相,这些他当然不能袒露。

“禁言,你们这些话以后还是少说些为好,免得扰乱人心,其他的,等陛下出面后再谈。”

“宰相所言极是。”

正午过一分,在众人饥肠辘辘之时,皇帝身边的王公公终于出来说话了。

“陛下今日身体不适,众位大臣请回吧。”

说完公公转身就要离开。

“公公请留步!”

左右宰相同时出声叫住他。

右宰相是想打探大皇子的情况,左相则是想问清大军的情况,今早稳定民心。

“两位可还有事?”

王公公心里害怕极了,他其实是被太子逼着来的,陛下被禁足的事他是少数知情的人。

这会儿生怕自己露出什么破绽来,额头汗水直往外冒。

左相往前走一步,问:“陛下身体可还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