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白芸芸的话也没错,大家族可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下来,父辈老了子辈上,子辈老了孙辈上嘛。

“希望咱家和鸣能顶起来啊。”

白芸芸没说话,但是心里却觉得丈夫想让儿子顶起赵家这想法够呛能实现啊。

平康平乐这两个小叔子,一个比一个精,才多大的时候双胞胎就会打配合坑人了,那叫一坑一个准。

和双胞胎小叔子比自家儿子就和个小傻子似的,从小就爱哭娇赖。

当然了这和她也有关系,这不有和鸣的时候生活条件好一些,一不小心就溺爱了一点点。

但是像一个喜欢人家姑娘,然后人家姑娘及笄一年了才想起来问人家定没定亲的人,能撑起来一个家?

反正她不信,虽然她是他娘。

不过白芸芸心态好,儿子傻点儿就傻点儿吧。自我安慰的话想想,聪明有聪明的操劳,傻有傻的福气。

就像双胞胎小叔子和傻儿子三个一般大,但是很显然,到他们这个岁数能顶门立户的时候,双胞胎小叔子肯定要比和鸣更靠得住一些,这支撑门庭的重任理所当然的就落到了双胞胎小叔子的身上。儿子虽然不受重视,但是能轻松些。

她这个当娘的,也不求儿子多人前显贵,只求他平安日子过的高兴。

白家以前也算是京圈里的,但是最后不是也去了昌宁郡,这还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比较好的结果呢。而周老曾经那么高的职位不也被人斗的曾在昌宁郡待过那么一段时间。

白芸芸觉得外在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了,她自己反思了一下她这么不在乎也有家里不缺钱不缺权的原因在。

“唉。”

“你叹什么气啊?半天不吭声,一吭声就叹气。以前村里老人不都说,常叹气,福气都顺着嘴巴跑了嘛。”

白芸芸把钗环拆下,外衣都解开了才感觉心里的郁闷松快些。

“我是突然,不,是更加的意识到,我们对爹娘的依赖太深了。”

如果公公婆婆不是现在的官职没有掌控着这么多的财富,他们完全没有底气去选择生活的方式。若是他们家是昌宁郡普通人家那样,小有财产勉强不愁吃穿,那想让后代子孙能过的更加好,就只能逼迫自己逼迫自己的孩子、孙子去努力奋斗去拼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