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来。
李笑去学校办理了入学手续,缴纳了学费,走读无需住宿和伙食费,每年2400元,编入级法律班。
学校在一个巷子里,巷到头便是电大,大铁门进去,右手边一栋五层楼高的教学楼,再往前走又有一个铁门,两栋平行的建筑,一栋是教学楼,一栋是宿舍楼。教学楼一楼第一间是教师办公室,第二间就是李笑她们班的教室。
班里人不多,20多个,大多都是当年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跟李笑这种往届再来考的还有两个,一个与李笑同年,比李笑大,一个是几岁,都是男生。李笑原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没想到还有人比自己更大,李笑心里就没那么大落差,否则跟一群比自己了七八岁、与自己弟弟年纪大的弟弟妹妹一起读书,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同学中除了李笑、符思思、肖锦没有背景外,其他的同学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背景,有几个是法院的子弟,有一个是检察院的子弟,还有就是各区县负责饶儿女,总之,这个班的同学都是影实力”的,李笑也是,李笑的实力是“年龄”。
为了方便上学,李笑买了个单车,每骑着单车去学校,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学生妹子,不看年龄只看相貌的话以为她就是刚入学的年轻大学生。电大的老师并非都是本校的,很多都是校外聘请的,学生也分脱产和非脱产的,所以白有课,晚上也有课,还有些课是跟其他班合上的。晚上上课时,李笑就骑着单车赶来赶去。学校到仓库骑单车要一个时,中间会经过一段没有路灯的地段。有几次李笑是邀表妹一起陪同,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表妹不愿意了,李笑也就不勉强了。
父亲也担心李笑晚上骑单车不安全,毕竟雁城的治安并不良好。于是找领导要了一个房子,跟别人共用的套间,把家搬到了雁城,母亲退休也一起过来了。
自从父亲把家搬到雁城,李笑搬过去住后,李笑与公司也就彻底断了联系。
其实从李笑准备开始复习应试到重回学校,她就做好了告别过去的准备,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重新开始。
有人经过盛世繁华才能守住孤独寂寞,求学三年的孤独也许就是很好的印证。
尽管林珊珊一再挽留李笑,李笑以住在这边上学不方便离开了。走时,她只带了属于自己的衣物,轻轻松松地就告别了那段不光彩的过去。
拎起行李是轻松的,但是过去的一切如烙印般刻在她的身体和心里。有些事不是你想遗忘就可以遗忘的,有些人不是你想剔除就可以剔除的,有些印记不是你想褪去就可以褪去的,有些话不是你想删掉就可以删掉的,有些往事不是你想消磨就可以消磨的,经历了就是经历了,品尝了就是品尝了。唯有把它当做警示,提示自己谨慎而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