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你……也眼见着晏将军死在面前?”白鹄再次惊呆,晏阙不仅仅亲眼见证了母亲的死,难不成连父亲的死也……
“我想要父亲活着,明明还有机会活着,为什么就要做最坏的打算?我劝他,王浑带来的那队禁军人数不多,而父亲军队的人都只信服父亲,我们的人数和实力占绝对的优势,王浑暗害父亲,光这条罪,我们完全有理由就地处决了他们。至于回京之后皇上怎么待我们,以父亲的势力和在民间的威望,皇上想再用手段除掉我父亲,还没那么容易。可他不同意。
他一生忠君爱国,常年以来信奉的就是臣子听命君王的原则,与君王对抗就等同谋逆。所以从这位皇上继位之后我父亲都会听命于他,有所不满也忍着。皇上想杀他这个事实,令父亲终于寒了心。他,他杀了王浑后回京,虽然皇上不敢把他怎么样,但他肯定就要时时防着皇上,不知道皇上何时会动手杀他或者杀我和母亲。他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边关但凡有战事,他都需要赶赴战场。哪怕没有战事,皇上若以边关异动为由调派他过去,他还能不去?这不光光是因为皇命难违,更重要的是,百姓心里该如何想?而他不在身边时,我和母亲就会成为砧板上的肉,任皇上宰割。杀了王浑等于和皇上撕破脸,他不能这么做。”
白鹄问:“既然晏将军已经对皇上失望,那么就没必要效忠这样的皇上,找机会逃离京城,隐世起来,不是也可以吗?”
晏阙苦笑:“我以前跟你过,我从的理想就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其实我父亲也是这样,但他比我更强烈。我也像你一样想过,劝了父亲,他不愿。他想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战场,如果让他卸下铠甲,从此再不打仗,隐姓埋名,像普通百姓一样生活,他会郁郁寡欢的。他摇头时的那个眼神,我就明白了他心意的坚定。他宁愿战死,也不愿丢盔卸甲,从此再不踏足战场。”
“就因为这样,他就要抛下你们母子吗?他怎么忍心?”
“我们若隐世,我也必然要与仕途无缘,他……同样不愿我失去一展抱负的机会。那时我虽然十二岁,但已经赢了不少军功,做到了副校尉的级别。父亲很为我高兴和骄傲,他觉得我未来的前途只会比他更好。若是十二岁就结束武将生涯,我父亲不忍,他不愿意放弃的,就更见不得我为此放弃了。只要死他一个,我和母亲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只要我们不知道真相,皇上就不会亏待我们,就算父亲死了,皇上也要顾忌父亲的威名,善待我们。日后我依然可以做武将,上战场,所以他觉得,死他一个,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听晏阙这么一,白鹄就明白了。像晏将军这样胸怀和志向的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所以他会为了他更看重的东西而放弃性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