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凤凰花庄”酒销售势头迅猛,货源不足令网民骂声不断。方子清急忙把杜安康、林耀堂、江南省金山陶瓷厂、东州市华龙包装印刷厂约到“凤凰花庄”协商,共同解决存在问题。
在二楼的会议室,方子清把“凤凰花庄”酒营销的情况跟大家作了说明。
“我们公司的酒销售的情况就是这样,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供应量不足,所以今天请大家过来,一起商量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
杜安康先起了个头:“我先说说,供应量的问题,首先是我这边酿造的份量不足,说实在,我根本没有想到有今天的样子和方姑娘合作,更加没想到我们的酒会那么受欢迎。我也很希望酿造出更多的酒来,问题是酒坊实在是不够大的,按照现在预定的货量,一个成规模的大厂才能完成。可是问题来了,厂房在哪?工人在哪?设备在哪?这是首要解决的。”
方子清接过杜安康的话:“好,那就先解决这个问题。厂房我向红岭村租地,应该两三天就可以定下来。搭建一层的简易房,严大柱他们一个星期会建好,酿酒的设备还是按照杜伯伯那种传统的土窑来,保持原来的技术。人员由杜伯伯你来选,培训指导还是您老比较好些,如果您认可,我们可以在大学学酿酒的年轻人里选一部分来跟您学习。这样安排有什么问题?”
方子清征求杜安康的意见。
杜安康很满意,最起码方子清一如既往的尊重他这个长辈。
“我没问题。”杜安康肯定的回答。
“好,那就说说林叔叔那边,林叔叔,你也来说说看。”
林耀堂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水烟,虽然会议室是不允许抽烟的,可方子清没有说什么,等着林耀堂说话。
林耀堂清了清嗓子:“说实话,我们那边事情还真是挺重的,既要完成德国那边的出口任务,又要编织新的酒瓶包装,原材料倒是没问题,漫山遍野都是竹林,人手肯定不够的,一批批的赶货,他们都会吃不消。”
“林叔叔,你那边主要是人的事情,上次我跟你说过,如果人手不够,到外地寻找会编织的技术人员,划归你管理,如果外地还是招不到,就在网上招请,保正给你配够人手好不好?”
“好,那我也没问题了。”
“郭经理,你们金山陶瓷厂应该不会有困难吧?”
江南省金山陶瓷厂是建国初期的老厂,运营了几十年,信誉非常好。这次来红岭村协商和负责送货的郭经理,代表陶瓷厂表态:
“我们完全没问题,你要的货我们都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那么,华龙厂更加没问题的了?”
方子清转头问华龙印刷包装厂的负责人。
“是的,我们也完全没问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