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正式上课的日子,家长是要送完孩子马上离开的,避免孩子依赖家长而哭闹。汤铃是很赞同这种做法的。因为孩子总归要自己学着长大,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的陪伴在他身边的。更没必要去怀疑老师的业务能力。
那些个开学第一天,报纸上写的,一些祖辈,甚至是爸爸妈妈们,因为听到孩子哭,不放心,就提前把孩子接回家。或者是在校时间,家长偷偷的候在学校周边,通过爬栏杆,眺窗台去看自家的孩子。
说到这里,汤铃也想到自己高中的好友朱密密,就是上面的第一种情况。因为第一天上学,妈妈要离开,就是哭啊哭得不停,以至于她妈妈心疼的要命,第二天就接回家自己带。搞得她都没有好好上幼儿园,三天两头的回家。
本来王总管和王爸的意思是汤铃在家全职带王小泽,后面上学也需要人教,琐性就别想着上班的事了,用心把王小泽带好也是一样的。可是汤铃不甚赞同这种想法。她觉得儿子去学校除了学习本领习惯外,更重要的是去学习怎么与人相处,怎么溶入社会。所畏的IQ智商,EQ情商,两管齐下才是去学校的目的。
汤铃也忍得住,只要老师中途不打电话来说有突发状况,不到放学时间不去接。她还特别关照汤大姐和王总管不准在课间去学校周边张望打探。她说了,王小泽应该是不会怕生的,之前一直在上的课都是一对一的,现在是上集体课,他反而会有新鲜感,好奇感。
汤铃早上把王小泽送去学校,去学校路上,还跟儿子一起念在家新学的儿歌:“洒水车,嘟嘟嘟,跑一路,唱一路,背着一个大水壶,不浇花来浇马路。”王小泽牵着妈妈的手,走几步,跳几步的念着,很开心。
之前上试应课,汤铃问过他:“去学校开心吗?喜欢去吗?”
王小泽:“喜欢,有小朋友跟我玩的。”
所以,汤铃唯一交待儿子的就是,要上厕所记得跟老师讲,不要憋。
一日平安渡过,汤铃提前十分钟到校门口等着放学的铃声响起,校门打开。这时候,学校门口已经站满了焦急的家长们。
汤铃站在教室门口见儿子还开心的样子,两位老师边上都围着问长问短的家长们。汤铃也不急着回去,在一边问儿子在学校的心情怎么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