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该殿被石友三焚烧,殿内经卷、武术书籍、达摩影石等俱被毁,仅存殿基及墙体石柱14根。现藏经阁是依据毁前资料,于1992至1993年间在原址上重新设计建造的。
内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明代万历年铸造,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
“这就是藏经阁啊,不知道易筋经、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洗髓经这些还在不在?要是没有了,随便来点七十二绝技也不错。”李军一边念叨着,一边就往里面跑去。
唐风两人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奔跑的速度并没落后很远,把身边的游客挤得人仰马翻。
进入藏经阁,一尊汉白玉卧观音像屹立正方,牌匾“以戒为师”高悬于上。藏经阁四周由藏经柜围绕,柜子上写着“正法眼藏”,各种珍贵藏经原件摆放在橱窗内,俨然一座佛教图书馆。
说到‘藏经阁’众所周知,但是这个‘藏’是个多音字,到底怎么读?只听里面的僧人解释道:“在佛教里面,大藏(zàng)经为规范读法,藏经阁就是存放大藏经的地方,因此这里读作藏(zàng)经阁才对。”
“别说这些了,扫地僧呢?你们的扫地僧去了哪里?难道都变成了解说僧?”几名年轻游客起哄道,随后得到众人的响应。
李军也站在人群里大声道:“秘籍呢?秘籍拿出来看看。”
“对,给我们看看,拍张照片也行。”
大部分跟着胡闹的都是一些年轻人,虽然嘴上喊得凶,但是都没有实际动作,旁边的其他游客则是喜闻乐见,不阻止不参与,而现场的僧人明显也是见多识广,眼皮都不见抬一下,直接喊道:“想学武,去武校那边报名吧,我都没见过你们说的这些呢。”
一场闹剧很快就结束了,看到僧人的反应,想来早就见怪不怪了,关于这些东西,不仅是游客想一探究竟的,估计很多僧人也会有这些想法,毕竟太深入人心了。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有禅房、客堂、方丈室、斋堂、僧舍、禅堂、练功房等,与一般佛寺建筑并无大异。
藏经阁之后是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赋诗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
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东侧放置的是弥勒佛铜像,墙上挂有“佛门八大僧图”、“达摩一苇渡江图”。室内还有1980年日本赠送的铜质达摩像。
其后是立雪亭,又称达摩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门前悬楹联:“禅宗初祖天竺僧,断臂求法立雪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