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二连真不爽啊,(合)唱歌唱不响啊,(领)不唱不勉强啊,(合)不如去站岗啊!”

雷晓波发现,一连这种近乎无理的拉歌方式竟然慢慢占据了上风,最后二连副连长没办法,只得先唱了一首《打靶归来》。一连连长一看二连唱了,心想总算扭转了刚才不利局势,作为礼尚往来,随后示意雷晓波指挥全连唱支歌以作回应。

电影散场后,嗓子略有些嘶哑的连长对雷晓波说:“你们这些军校大学生,还是缺乏一股虎劲,刚才拉歌整得跟娘们似的,记住,部队是培养一帮有血性有斗志的兵,不是培养一群小绵羊的!”

那一刻,雷晓波感慨,自己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太多了,以前在军校觉得自己挺MAN的,怎么到了部队与连长、副连长他们相比,感觉自己就从老虎变成小猫呢?随后的日子,他向班长学,向排长学,向连长学,向连队里的每一个人学。很快,他便和一连打成了一片。

这期间,他和一排二班的老班长赵可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赵可来自湖南,1993年从农家老家入伍。雷晓波觉得自己和他特别有共同话题,首当其冲的便是吉他。来连队十多天,雷晓波经常发现赵可只要一有空闲时间,总是喜欢弹着一首特别伤感的曲子,非常好听,便问他:“赵班长,你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子?以前好像从来没听过!”

赵可说,这是他的前一任班长退伍前教给自己的,传到他这里至少经过了三任班长,每年营里或团里为新兵举行晚会的时候,历任班长总会抱着吉他为新兵演唱这首歌。他还说歌曲内容是关于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描述了一名烈士牺牲前感人至深的遗言。

雷晓波问赵可,能否将歌词给他一份,赵可立刻拿出纸笔,在一张白纸上极其工整地写下了这首歌的歌词:

《归魂》

进屋人来满屋人静,夜无声家人睡沉沉,老母亲床上睡着,怎知道儿的归魂?亲爱的小弟小妹,你们在家中安睡,怎知道你的哥哥回来与你们诉说旧情。

那一年中越战争,可恨的越南鬼子兵,侵战了我国领土,毁坏我美丽家园。那一天我在前线,与敌人顽强作战,怎知道一颗子弹,打中了我的胸膛。

我让战友稍信回家,说我在战斗中牺牲,近日来我要回家,回家见我的母亲。进屋来满屋哭声,老母亲哭得泪盈盈,我的妻还在梦中,在梦中等我相聚。

黎明前雄鸡报晓,我的魂在空中飘呀飘,黎明啊快快催我,离开这美丽人间,黎明啊快快催我,离开这美丽人间。

当赵可将歌词递给他后,雷晓波反复读了好几遍,最后眼泪竟然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那一刻他想到了队长周国新,这首歌似乎体现着他们那一代军人的所有记忆,所有的自豪,所有的荣誉。军人生来为战胜,可当战争真的来临的时候,流血和牺牲或许是每一个军人必须面对的,但那又如何?保卫祖国是军人神圣的职责,为国而战,为国而死是军人无上的光荣。雷晓波突然觉得,这首歌他一定要带回军校唱给六队听,唱给全校所有的学员听。

八一前夕,赵可找到雷晓波,希望他能帮自己写一篇关于军营火热生活的诗歌,以此代表一营参加全团的演讲比赛。当时,雷晓波正计划着在全营八一晚会上,自己和赵可,还有张晓风三人一起来一个组合,将《归魂》进行改编,奉献给全体官兵。当赵可找他时,雷晓波把在三连实习的张晓风也叫了过来,三人一拍即合:张晓风负责重新改编,赵可负责吉他伴奏,雷晓波负责口琴伴奏及演唱。当然,赵可的演讲稿雷晓波也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那年八一,雷晓波实习的连队所在旅为激发所属官兵的创新意识,以及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的谋略意识,在全旅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八一科技创新大比武”活动。当时,一营营长找到雷晓波,希望他能带领全营的实习学员及部分老兵,积极出谋划策,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全营在比武活动中争创佳绩。那段时间,雷晓波感觉压力特别大,一方面是营长的殷切希望,一方面是赵可的热情期盼,一方面是三人组的节目排练,还有一个就是教导员交付给他编导并主持全营八一晚会。

部队实习前,张志强就对他说,准备让他带领八名学员到济南军区某集团军下属旅有着光荣传统的三团一营。实习期间,八名学员的管理全部由他负责。现在,营里交给了这么多任务,雷晓波担心会顾此失彼。经过认真分析任务轻重后,他决定:晚会和节目编排由张晓风负责,八一科技创新比武由他负责,至于赵可的诗歌,他准备用一个通宵搞定。

张晓风说晚会串词和节目编排没问题,但他死活不愿意当主持,理由是害怕万一搞砸了,会被教导员痛批。雷晓波无奈之下,只好告诉他先把串词以及节目审查做好,剩下的自己来扛。

为了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雷晓波专门梳理了八一期间任务计划表,他首先将一营八名实习学员中分成三组,选择针对平时日常训练中的问题,开展创新攻难专项活动;其次提前一个礼拜指导赵可的演讲比赛;最后七月底完成主持及节目表演相关工作。

经过细心的准备后,雷晓波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便是赵可在全团的演讲比赛中获得第二名。拿到奖后,赵可兴奋地说要请他喝酒,可雷晓波说,自己的万里长征才走完第一步,等一切结束了再说。紧接着,八一晚会主持及三人组的合作表演也引起了全营的热烈反响,尤其是雷晓波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还有他饱含深情的演唱,赢得了全营官兵的赞许。

但对雷晓波而言,最后一项全旅“八一科技创新大比武”才是他最看重的,他深知:营长特别在意这项比武的成绩,毕竟,在全军都提倡高科技大练兵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能在全旅取得一个不错的名次,至少说明一营有这个信心和能力,在科技练兵的舞台上为全团甚至全旅做表率。

雷晓波所带领的三组作品分别为“手枪射击辅助瞄准仪”、“火炮精确瞄准激光指示仪”以及“坦克射击训练模拟器”,均与瞄准有关,也都源于他们实习第一周对部队训练中存在问题的一些思考。令雷晓波没想到的是,在最终全旅的“八一科技创新大比武”中,“火炮精确瞄准激光指示仪”竟拿到了一等奖,其他两项也获得二等奖。如此优异的成绩让营长和教导员兴奋不已。张志强队长知道消息后,将相关情况上报了学院,学院立刻指定宣传部门相关负责人对雷晓波等学员进行采访,相关事迹最后竟发表在了军中主流媒体报纸上。

可以说,整个暑假的当兵锻炼,让雷晓波受益匪浅,不仅让他收获了在军校学不到的东西,更结识了一群值得他永远铭记的战友。临别前,赵可眼圈有些泛红,他动情地拉着雷晓波的手说:“晓波,好兄弟,好战友,如果我今年退役,我希望以后你能到湖南来找我,虽然没有其他的招待,但我赵可有一颗像湖南辣椒一样的火热心肠!”

雷晓波也颇为激动,尽管只有短短不到四十天的实习时间,可这里的生活,完全不同于军校。那排山倒海般的拉歌声,诉说着军人的阳刚、坚韧、激情,蕴育着军人之魂;那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诉说着军人岁月的斑驳,培养着军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力。和平年代,在这群最可爱的人心中,依然有一股时刻燃烧的战火,它锤炼出军人的国家信念,百炼成钢的进程,谱写着一篇又一篇用血汗挥就的无悔乐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