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太好吧,这要是让大山知道了,不得跟我急。”张婆子还是有点担心,她毕竟还是了解自己儿子的,宋大山面上冷却是个重面子的,保守的,要是知道前妻的女儿被卖到窑子里去肯定接受不了。

“您的他娘,您说啥他不得听您的,到时候卖的钱,您还可以留一半作为小妹的嫁妆,这多好啊。”

张婆子被说的动心了,确实,她是想给宋玉娟攒嫁妆来着,虽说她天天住在儿子们家吃穿不愁,偶尔还有人给点小钱花花,可这都是小钱,分了家,她没了田地,自然没了收入,这几两银子的大钱她根本就捞不着。

看着周氏这么殷勤的说动她,张婆子自己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

自己虽说是宋大山的娘,但是跟儿子要是因为卖女儿这件事而有了隔阂,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这周氏既然这么迫切,这么能蹦哒,那到时候直接卖了,宋大山真要是不愿意,那找周氏去,毕竟都是周氏出的主意,周氏找的人。

张婆子点了点头,这事算是应了。

周氏喜出望外,只要张婆子一点头,自己就像是有了护身符,到时候也不怕宋大山找她的麻烦,毕竟是娘同意了的。

想想那即将到手的五两银子,她的嘴都咧不上了。

“哎,我这就联系人家,咱们赶在大山回来之前,越早办成越好。”

在外面拿破镰刀费劲砍柴的宋盼娣还不知道,她的亲奶奶和她的名义上的娘就这么一拍即合的,决定把她卖了,尤其是她的奶奶,从头到尾只关系钱的多少和她儿子会不会生气,从来都没有说是关心过宋盼娣。

下午青山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村里来了一辆马车。

其实一辆马车倒不足以这么引人注目,只是这马车的样子和赶车的人让才没有见过世面的村里人都炸开了锅。

辘辘的马车声如雨水敲打着晶莹的汉白玉,行驶在平坦的乡间小道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悠悠掠过一辆线条雅致的马车倒影。马车四面皆是昂贵精美的丝绸所装裹,镶金嵌宝的窗牖被一帘淡蓝色的轻纱遮挡,使车外之人无法一探究竟这般华丽、飞驰的车中的乘客。

除此之外,马车的四角挂还着四个小香囊,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如痴如醉,香囊下悬挂的小铃铛随着马车的走动而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幽静的乡间里想不让人注意到都难。

就在大家都好奇这是哪家的大人来青山村了的时候,这马车居然缓缓的停在了宋大山家门口。

赶车的锦衣小厮不是别人,正是重阳。他拿着一副画像,问向一个正在看热闹的村民。

“你认得这画中的女子吗?”

这看热闹的是村里一个赖子,平日里就爱瞎凑热闹,一看画像上的人,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这是宋盼娣,就是这家的人。”赖子向重阳指了指宋家的大门。

“赏你了。”重阳扔了一个银叶子过去。

那村里的赖子拿着银叶子,仔细的摸了摸,简直不敢相信,像乐疯了一样,大叫着,发财了发财了,不停的向马车里的人鞠躬,然后生怕有人惦记似的一溜烟儿似的跑了。

这让周围的人好一通叹息嫉妒,这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只是寻了个人,随手赏的东西就值不少银钱。这被问的人为什么不是自己呢,正在大家都懊悔着,决定下一次一定要挤到前头,表现表现自己的时候,重阳敲了半天的宋家大门,终于开了。

“你们有啥事?”周氏探了个头,没见过那么大阵仗,疑惑道。

“听说你家要卖小孩?我们是来带人的。”重阳最看不起这种乡野的粗鄙村妇,尤其是卖儿卖女的小人,不屑道。

“这,我们约定的是晚上啊,怎么来的不是妈妈,是个伙计?”周氏看着不远处围着的人不少,也不想让人知道她在卖女儿,压低了声音道。

“废什么话,赶紧把人带出来,这个就是你的。”一下子打断了周氏,重阳抛出去一片金叶子。

周氏一看是金子,被喜悦冲昏了头,就想着赶快把宋盼娣那死丫头给叫出来,那金叶子就是她的了。

可越想越不对,她和人牙子定的价格不对啊,一般来人看货都会压价的,这怎么还涨了?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她是想要钱,可她却恶毒的不想让宋盼娣去个好人家,她想让宋盼娣去那种地方受罪,宁肯少卖点钱。

回味过来的周氏就往回走,眼看就要关上大门。“不卖了,你们找错人了,我们家不卖孩子。”

“卖还是不卖,可由不得你!”

重阳真的很烦,不知道他主子就在车里坐着吗,他事还没办好,这是办事不利啊,这个婆娘在这里叽叽歪歪,有病吧,钱多了还不卖?

“不卖,你们还能强迫我吗?再不走,我可要告官府了啊!”

周氏拿起一根扫帚就要撵人,这下子可惹恼了重阳。他拔出随身的佩剑,剑上的寒光一闪,让周氏生生打了个冷战。

重阳拿着半出鞘的配剑逼近周氏,厌恶道:“最后一遍,把人叫过来,签字画押,这金叶子就是你的,不然你说是你叫人快还是我的剑快。”

周氏吓软了腿,扶着大门,踉跄着赶紧跑到柴房门口,扯着嗓子叫宋盼娣,想赶紧把这尊大神给送走。

瞧这周氏像个死鸭子一样哆嗦着按了手印,被带上车的宋盼娣终于忍不住嘴角的笑意,轻快的笑了起来。

你不是想卖女儿吗?那就遂了你的愿。

另一边,刚刚找好一家木材店的宋大山正在镇子上转悠呢,想着家里还需要添置些什么,就被前面不远处排着的长队给吸引了。

买的是啥他也瞧不清楚,因为都被人给包起来了,但他却仍旧好奇,这镇子他也算是熟悉,可从不知道这个有点偏的小地方会围这么多人。

隐隐约约还能听见有人在议论,说什么“茶叶蛋”,好吃,比珍味阁的东西还好吃,便宜,等一些关键词。

宋大山也好奇了,兜里还有不少银钱,他就也跟在人群后面排起了队。

终于轮到他了他到底要看看这茶叶蛋,是个什么东西,怎么吸引了这么多人。

却发现面前忙活的摊主像极了一个人。

“三妮!你怎么在这?!”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