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喝了一口茶,看着拓跋宏,摆手让他坐下之后,道,“哀家已经听闻皇上到了李县?是要将李县作为均田令的试行点?”
“是。”拓跋宏点点头,冯太后影响他至深,改革汉化的事情,他其实没少跟她商量,而且冯太后也给了很好的建议。
但是因为这次才决定将李县作为均田令的试行点,是江沾的提议,算是比较急切的决定,所以才没有跟她商议。
现如今冯太后提及,拓跋宏没有半分掩饰,“皇奶奶,李县虽然现在比较贫穷,人口也比较少,但是朕已经决定迁人口到李县,鼓励他们生产。”
“等到李县富庶起来,朕的决策会更多人信服。”
“皇帝的决策,谁敢不从?”冯太后瞬间就板了脸,“宏儿乃是帝皇,又有哀家看着,谁若是不从,哀家不会饶过他!”
拓跋宏看着她,轻声笑,他上前三步,“多谢皇奶奶,朕不是孩儿,已经不用皇奶奶如此劳苦用心了。放心,朕会做好此事。”
冯太后点了点头。
“若是无其他事情,朕先离开了。”拓跋宏点了下头,转身离开。
“宏儿,冯贵人、高贵人和郑嫔她们……宏儿,要雨露均沾,才能护住这后宫稳定啊!”冯太后喊道。
拓跋宏顿了一下脚步,他转身看向冯太后,“朕已知晓。”他说罢,转身离去。
冯太后看着微叹了一口气,“知晓知晓,可却总是一意孤行,半点都听不进哀家的。”
“娘娘,您就别太担心了。”赵继虎弓腰行礼上前来,安慰道,“皇上已经懂得如何统筹全局,是有作为的帝君,您应该开心啊!这是万民之福啊!若是载入史册,皇上可是妥妥的明君。”
冯太后听着轻声笑,“那哀家是什么?”
“是启明明君的太皇太后,您培养出皇上,更是名留千史啊!”赵继虎笑了,“奴才翻阅过史书,以往无论哪一位,都无法与您匹敌啊!”
“赵公公你这嘴真甜,哀家听着你这话就舒心。”冯太后哪里不知道这宦官的甜美之词?但,她也觉得自己能够做到如此,放眼天下、过往,的确没有人能够做到如此。
当时年幼拓跋宏继位,她垂帘听政,到了拓跋宏弱冠之年又还政给他,还辅佐他,这一切谁能做到?以往那些后宫女人哪一个不是下黑手而揽大权的?
她为了这天下,为了拓跋氏,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而且也培养出拓跋宏这样的帝君,她自问无愧、而且功德无量!
只是,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拓跋宏的子嗣问题,若是解决了,她也就真的宽心了。
“就你懂得说话。”冯太后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明日让江沾来哀家这里,哀家要知道皇上推行汉制的情况。皇上年幼,推行仁政,大赦天下,开库放粮。”
“那哀家就做个铁腕的太皇太后,施以酷政,如此,皇上会得到更多民心,哀家也就放心了。”她说着摆了摆手,眼睛也慢慢闭上。
赵继虎无声轻叹,“若是皇上知道您的心思,不,若是天下人都知道太后娘娘您的心意,那,该是多好。”他上前,帮忙揉着冯太后的肩膀,给她放松。
而且还摆手让帘幕后、侧殿里的男宠过来伺候冯太后。
拓跋宏出了凤颜宫之后,抬眸看到前方熟悉的身影,她探头看向这边。
他看到她在等他,心中欣喜,又责怪她怎么等他?毕竟这夜色已深,她受凉了怎么办?
她看到他终于出来,心中激动,但是又不禁嘟嘴,怎么他这么晚才出来,害她担心了好一会儿。
冯妙莲朝着他跑过去,他也加快了脚步。
“拓叉叉,你总算出来了。”冯妙莲看着他,拉着他的手看了一圈,“嘻嘻,走。”
“你该不会是看朕有没有缺胳膊少腿?嗯?”拓跋宏笑,伸手亲昵地点了一下她的额头。
冯妙莲嘟嘟嘴,低声嘀咕,“还不是因为担心你。”
“她可是朕的亲奶奶,怎么样都会站在朕的这边,笨。”拓跋宏笑了笑,点了她的额头一下。
“她还是臣妾的亲姑姑呢!”冯妙莲白了他一眼。
“那朕这还是比较亲的,你这关系疏远了一层。”他笑,牵着冯妙莲的手,“走,朕累了,陪朕安寝。”
冯妙莲看着他,挽着他的手臂,他想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
翌日清晨,冯妙莲起来的时候,拓跋宏已经不在身边。
她洗漱之后,赶紧到了冯太后那请安。
凤颜宫中早已经聚集了好些的嫔妃,但每一个嫔妃看向冯妙莲无不是羡慕嫉妒恨的表情,冯妙莲看着恨不得将自己变成透明,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好在冯太后也没有什么话讲,拉了一会家常之后就让人散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