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海儿发完言,情报部副部长可志诚站了出来,“陛下,一切如您所料,元帝如今看来是铁了心要与宋国一决胜负啊。沙大人从襄阳传回消息,尽管元帝已经回了大都,但却将宰相哈查雷斯特留了下来。随后哈查雷斯特就开始不断地在暗地里进行各种小动作,仅被我们发现的就不下十余个。所以如今两国的边境尽管没有大的战事发生,但一股风雨欲来的氛围却让很多人都有所明白,加上元朝境内各地各方都在积极往宋元边境运送军用物资,看这架势,元朝大有一口气吞灭宋国的意思。”
对于两国间的战事杨天还是很关心的,虽然可志诚所说的他也有所预料,还是很认真地听完了。
可志诚的报告还是比较客观的,也没有夹杂什么自己的观点。
杨天并不是一个会将希望放在别人身上的人,在他看来,遇到问题,主动出击才是王道,毕竟有句话说的好,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御。这也是他之所以会一开始就对宋国没有丝毫信心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记忆中的历史这容易被他的蝴蝶效应所影响。更是因为一直以来,宋元之间的战斗中宋国表现出来的这种只能防守的形势,让他觉得,宋国是永远不可能获得胜利的。
可志诚作为被沙书白提拔的手下,不仅年青果决,行事也带着不少沙书白的痕迹。他说完后稍微站着等了杨天一下,估摸着杨天不会做出回应后就直接坐下了,显得很是爽快、自信。
“陛下,外交部已经与大宋西南边境的多个国家建立起了外交关系,他们都愿意承认我国的地位,并同意与我国进行贸易交流。”外交部部长丛文彦站起来报告说。
华国对于大宋来说,是个很小的附属国,并不怎么被重视,所以外交部在大宋完全没有发力的机会。于是他们就将目光转移到了距离远一些的其他国家身上,这些国家以前也多是大宋的属国,只是如今见大宋暗弱,态度就开始模糊起来了。不过对于送上门的交易机会,他们还是不会拒绝的,毕竟华国的特产也不是那么容易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的,所以尽管华国很小,也勉强能在这些国家中站住脚跟。
对于丛文彦他们能自发去找事做,杨天还是很欣慰的,他不像其他君主,会抽出太多的时间指挥他们,多是让他们自由发挥,而他把关一下大局就行了。
事实上,杨天手下的这批官员,能力并不是有多强,要是放到大宋朝,也许只有几人能位居朝堂,其他的都只是一辈子当小吏的命,其中的关键因素按杨天的话说就在于他们的主动性。主动的人,就算能力不足,也会逼迫着自己去学习,只要不死,最终总会成功。但不主动的人却永远也只能在原地打转。如今华国自己培养的有能力、有文化的人还不多,所以他们才能被杨天提拔到在这个位置上,但等到以后,就很难说了。
所以在杨天眼里,丛文彦他们的行为才显得可贵。
排在最后的是教育部部长程新林,在可志诚说完后,就轮到他了,“陛下,微臣实在有负所托,学堂的教育如今并没有取得什么明显的进展,还请陛下处罚。”语气很是诚恳,显然是真心认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