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主放心好了,下使这里带来了皇帝陛下的国书,只要国主签了字后,就不用再独自面对以前的艰难了。”杨天脸上露出欣喜,也不细问,让使者将国书拿了出来,直接写下了姓名杨文远,一副很相信朝廷的样子。这让使者很满意,一路来对华国的偏见也就消失了,反而产生了一种可惜的心情,觉得这国主是个人才,被困在这块蛮荒土地上,实在是太浪费了。

随后,杨天与使者进行了友好深入的谈话,和沙书白不同,杨天说话很有艺术,一场对话下来,对方对他的好感大增。当然,杨天也试探出了,这使者并不是贾似道派来深入交流的,只是让他四处看看而已,估计这也是对方最后的确定了。

因为没有什么争执,杨天又表现的很配合的样子,使者的工作才一天就结束了。加上入岛时对华国的认识,让使者后面也没多逛岛屿,第二天正午就表示要启程回返了。因为好感高了,使者对杨天说明了情况,如果没有意外,待到他回去后,两国的交流也就是宋国对华国的帮助就会正式展开了,让杨天做好准备,这次将会涉及到两国颜面,可不能马虎。杨天亲自将使者送上船只,并派人一路护送,临行前还暖心地说:“先生一路顺风,海上浪急,千万保重身体。”将那使者感动的不要不要的。

这边使者回到都城,先往宰相府送了一封一切顺利的信后,又去了皇宫回旨,在皇帝面前述说着杨天当初建国的艰辛,描绘着如今华国的贫穷,还勾勒了附近海域海盗频出的风险,最后更点出了华国的出现对大宋东边沿海的护卫作用。自然这些都是杨天给他不知不觉间灌输的,就如同当今社会有些人买房,被中介一阵鼓吹征服后,还会引用中介的话来说服自己家人一样。皇帝自然不知这些,只是对自己的决定更认同了而已。同样的说辞,使者在晚上又到宰相府说了一遍。宰相贾似道仍然坐在桌前看书,不像皇帝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贾似道更加精明,能够察觉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待管家将人带下去,贾似道放下书,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聪明一点更好。”然后继续看书。

另一边杨天将使者送走之后,岛上又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忙碌,一个个用到或没用到的伪装都被撤去。杨天招来留守的宰相苏阳询问了下岛上在这三个月间的发展情况,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容乐观。原来在陆家从大宋离开之后,神仙酿的销售就受到了大规模的影响,不是被买家压价,就是遭到不明人士的袭击。现在神仙酿的买卖大多已经转入地下,利润可以说下降了百分之九十还要多,进项一少,直接对岛上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有很多准备开展的项目都停了下来,就这样还在不停地消耗着杨天过去的存款,这样下去,一旦被岛上现在的民众发现,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其实岛上对食物的需求并不严重,毕竟大海中能吃的很多,所以杨天等人也只是从大路上进口一些辅食罢了。但是无论是建筑用料,还是学生读书学武的基本要求都需要去大宋买,杨天想了一想,决定不用等到两国正式宣告之后了,直接派人往宰相处递书,言明可以提前开始合作,并且表示最好将河口定为以后的合作地点。

这件事进行的很顺利,两国既然已经签书,事实上已然成为了上下国关系,自是可以直接将国书上的内容先作进行了。于是河口镇直接升级成了县,朝廷派了个专门的县官过来,同时来的还有几百人的难民和部分准备处理给华国的破烂装备,当然这只是前期的。

杨天对更多的人到来并没有什么不满,也不担心对方会给现在吃紧的财政添加更多负担,毕竟贾似道派来与他合作的人也在这次的一行人中。

正是华宋两国终相连,大波福利送门前。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