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陆的地点正是新南京湾的背面,是水土比较贫瘠的地方,因此没有设置屯垦区及聚落,因此副总兵高双贵及随员三人上了快船,引导快船向北航行约100里再下船,那里是个峡湾一共设置了两个屯垦区及一个聚落。

一路上副总兵高双贵报告,贝湖以南地区东边都尚未整顿,西边已由施元帅部整顿完毕,总计在新南京半岛贝湖以南地区共得原住民25,548户108,846人,早期中华移民5,224户23,345人。

我告诉副总兵高双贵在最靠近第一近卫军领地的屯垦区或聚落,设置界碑以供辨识之用,界碑一面书写第四朵金花,另一面书写新塔市任远侯李率泰部奉旨立,将来大家都没话说。

我们参观了一个屯垦区一个聚落,最近参观屯垦区的时候明显感受到受欢迎的程度更胜以往多多,这应该是原住民游说团的功劳。

晚上又是丰盛的一餐,之后夜宿该聚落,却传来台风警报,而且已到达新南京半岛东岸,强度不强但雨势惊人,只好赶紧检查有无散落物,并注意低漥地区民众是否安全,当然最重要的是两艘船要固定好。

担心了一个晚上,却是无风无雨,新南京那边传来消息可能台风北移,连新南京也似乎是擦边而过的,没多久马尼拉联合参谋本部传来台风过境消息,好在王上事先已安排好新的气象监测,区域联防体系发挥了功效,没有传出灾情。

第二天是五月初二,我将进行十五天邻近新领地巡视之旅的第三站新南京半岛第二天的视察,我与副总兵高双贵及它的两名随员一起南下,经过狭长的布里亚斯岛到达新南京半岛的南部,

穿过了布里亚斯岛海峡,新南京半岛的南部有两个大型湾澳,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其间河网密布,土地平坦,副总兵高双贵就在这里设了八个屯垦区一个聚落。

朝西的湾澳海水甚浅约十余尺,面积约三万甲,开口很小最适合海水养殖业,副总兵高双贵说,朝东的湾澳海水甚深约有数百尺,两者差异还真大,不过自然界就是因为多样化才吸引人,而且各有各的用处。

我们整天就参观了三个屯垦区一个聚落,其中有两个在湾澳的北侧,两个在南侧,聚落就设在南侧,晚饭时还请了四位耆老相陪,一问之下,我大吃一惊,这些人居然是南宋末年逃避兵灾的朝中大员之后。

他们只听说有元、有明,还不知有清朝,我把现在的情势大体说了一遍,南宋的官话与明朝的官话差异不大,都是苏杭一带的官话,因此沟通没有困难,但是一听汉人这么不争气,又被打得落花流水,却是个个垂头丧气。

最后听到南海王国振臂而起,隐身于南海以待时机,一切应兴应革事项,都做得是有条有理,不禁大为振奋。我说道:我有两点值得向各位长者报告,第一是我国正推行九年一贯的强迫式义务教育,要撤底消除文盲,现在已在第一期统治地区全面实施中,预计在半年内会推行至贵处,届时请予配合。

第二是我国要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学力测验,发掘有能力,却因为战乱而无法取得功名人士,出来为国做事。我相信贵子弟一定有许多人符合条件,国家也正缺乏人才,希望贵子弟或本人能踊跃参与,相关旅费等开销由国家统一支应,可请副总兵高双贵协助从中斡旋。

晚饭过后,四位耆老却不肯走,声称要留下来为国族请愿,他们一致认为即使不能驱逐满清,最少可以划江而治,为国族留下一些立足点徐图恢复,否则民气丧失,恢复无望。

我回答:若划江而治,一开始两国必定励精图治,各自打造钢铁军队,期能打败对手,不顾百姓生活,我于心不忍。此外,江左尚有吴三桂等人坐拥数十万惯战之兵,确实不易对付,不是我怕他们,而是怕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不论是我方战士或是对方战士的生命,都是骨肉同胞呀!

现在金瓯一统,清廷内外均无敌手,骄奢淫逸在所难免,我就在等它自己出大乱子,综观各朝各代都有,迟则二十年,早则十年,必有天机可用,我估计此次只须等十年,天机就来了。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现在清廷内部有不守法度又嗜杀的辅政大臣,外则毫无敌国外患之威胁,离亡国还远吗?我要的是一战而决,绝不拖泥带水,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四位耆老听了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