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农村经济多元发展

今天是正月二十六日,我将在奎松市与农业部座谈,就粮食及仓储事务现况交换意见。因为正月底至二月中是稻田收割的高峰期,视生产量的多寡,压力会慢慢转移成为仓储压力,必须要及早因应。

我在辰时初上了快船,预计巳时中即可以到达奎松市,希望农业部粮食及仓储事务副部长温达届时可以出席会议,稻田的生长及收获可能是他的短板,究竟稻田对他而言是比较生疏的农作物,但仓储事务目前绝对是不做第二人想。

快船依原定计划在巳时中抵达奎松市码头,农业部政务副部长郑绵及粮食及仓储事务副部长温达等人已在码头等候,我下船后,首先要大家以后都在办公室相候即可,千万不要花功夫在这等候的过程中。

到了设在中央银行的行馆,大家坐落之后,我首先就仓储事务请温达先生做一报告,温达先生的报告表示:由于稻米属于战略性物资,王上将稻米的生产与仓储统一由国家规画办理,这点符合国家长久利益,亦为各强盛王朝的普遍做法。

但是由于稻米体积庞大,质量又重,因此各强盛王朝亦普遍在各地方设置官仓,由各地方政府替中央政府看守粮仓,尤其是粮食生产重镇更为普遍,而我国各部门几乎都是粮食生产重镇。

这次王上发明使用废弃矿坑做为粮仓,节省了大笔建筑粮仓的费用,增进粮仓的安全,使粮仓全面地下化,亦减少各种灾害的风险,包括人为的火灾,以及台风等天然灾害的风险都大为降低。

根据全国普查的结果,除了八打雁市133处干爽废弃矿坑中的112处改为粮仓外,全国各地尚有102处干爽的废弃矿坑,均依照农业部粮仓的统一规定办法,改为粮仓,合计有214处。

估计此次粮食的仓储作业,已足可支持我国两年内南向政策之需要,而所费几乎是微不足道,各部门均称善不已。

我说道:郑副部长对于煤矿矿场的再利用,认为有三点安全因素需特别考虑,分别是耐震设计、地下水处理、粉尘及瓦斯处理,都是切中要害之问题,而我们的做法是否足够确保安全无虞,宜在尚未使用前厘清。

郑副部长表示:安全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要作到甚么程度才叫做安全?也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来定调,关于耐震设计及地下水我已满意并已释怀,但是对于粉尘及瓦斯的排除,我认为王上的排气设计,既简单又实用而且免保养,因此只要客观环境许可,就应尽量增设,以防万一。

这时行馆主事来通知,午餐已备妥,我即宣布会议暂停,休息用餐,下午继续讨论。

下午继续讨论,我请温达先生对于郑副部长的看法表示意见,温达先生说道:郑副部长已经让步这么多,剩下这一点也是考虑到客观环境许可才做的,并不是盲目追求毫无止境的安全,郑副部长可以让步,我是更应该要支持的呀!

我说道:那就依照郑副部长的看法,要求各部办理,以防万一。接下来我们要讨论此次稻米收成以及我国将来的粮食政策。

我继续说道:依据我走访各地观察的结果,此次收成的总平均大约在七割,而一年收成七割一次,大约就够我国国民一年所需之消耗,问题是吕宋地区一年可以有三次收获,时间调配得当还可以达到两年收成七次。

为免谷贱伤农,而且以稻米饲养家畜也太浪费了,因此必须提早推广产量大的杂粮栽种,譬如地瓜、玉米及甘蔗。此外农村家禽、家畜的饲养也要慢慢朝经济规模迈进,让农村经济朝多元化、多角化、有机化方向发展。

今天我们也就先谈到这里,由于问题是朝正向发展,不会有立即的危机,要等到大家受到物资过剩产生问题时,才能听得进去有远见人士的话,现在苦口婆心的说半天反正也没人爱听,俟时机成熟再说还不算太迟。

温达先生就告辞回农业部,由于时间已晚,棉儿就不回去上工了,我说道:棉儿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喔!妳问了温达先生三个问题,温达先生拿来问我,我都差点儿答不上来了,够专业呀!够犀利呀!

棉儿说道:我才不是自己问的,我是假装我是王上,应该问甚么问题,就替王上问了,结果山不转人转,最后还是要你自己来回答,这个世界真小呀!真是奇妙呀!

棉儿又问道:刚刚王上又说到农村家禽、家畜的饲养也要慢慢朝经济规模迈进,甚么是经济规模呀!

我说道:经济规模是指长期平均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但是到了某一个规模时又会慢慢增加的特性,因此可以依据实验或依据计算得到最佳的经济规模,当然那已经是很大数目了,我们目前尚不必去考虑后半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