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华第三造船厂的门,大门是面向马尼拉王宫,那是方便船只进出之用,平常不开,侧门朝东有渡轮方便员工进出之用,明天我陪王上去一趟,这是我国重要建设,我也还未去拜访过。

新奥市并不大,在往圣丽塔河码头的路上就有一处早期移民的熟田,看样子还极可能是龙江造船厂员工的,光看它的气势肯定有十割以上,由此可见,郑总兵个性是趋保守的典型。

上了快船,朝东溯江而上约四里处下船,正好有一个聚落及一个屯垦区两者相距不远,近看还真的是有点差距,我们先去看稍近的聚落,约有七、八百户住家居住,看了他们的稻田,七、八割虽是有些勉强,但虽不中亦不远矣!

接着我们去看另一个屯垦区,虽是有些差距,但是六、七割毫不勉强,我说道:若说各屯垦区的生田约只有五、六割,太欺负人了吧!

郑总兵回答道:这一个屯垦区的确是比较优秀,其它的屯垦区有些地理位置没有这么好,稍微差一点,但是其实差距也不大,都是值得期待的。

看完了三处稻田,天色已向晚,我们又上了快船先送郑总兵回圣丽塔河码头,我问郑总兵明天何时来此接他,还是各自进厂,郑总兵建议我仍由大门进厂,大门总不能都不开呀!他自己由侧门进厂,届时在厂内会合即可。

在回行馆的路上,我问小舅子黄芳度,这次将他从新澳分校调出,会不会觉得意外,或有不舍?黄芳度倒是很看得远,他说道:跟王上比起来,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在新奥分校可以学,在中华第三造船厂同样可以学,只要是王上重视的地方我都愿意去。

次日是正月二十日,我们一行八人,乘坐快船自中华第三造船厂的东南方向驶入,厂方应是早有预期,大门洞开等着,快船毫无阻拦地驶入码头停靠,鲁副厂长及其他六位族老已在码头上等候。

我说道:鲁副厂长及各位族老好久不见,大家都好吧!在此先向大家拜个晚年,祝福大家年年有余,大吉大利,家家快乐,岁岁平安!

下了船之后,我问道:鲁副厂长及各位族老,本厂重新开厂至今已有十天了,目前组织如何?如何运作?有没有困难呀!鲁副厂长说道:正要向王上禀告,请先入内室再详细报告何如?郑总兵已经先一步到了。

进入内室之后,仍由鲁副厂长报告,首先是组织,将由原龙江造船厂的七个部门,重新遵照王上的新组织方式整合而成:

一、设计组:由木铁器制造组的计算部门独立出来,由宋族老领导。

二、管理组:由航海方面三个专业领域之管理人员独立出来,由陈族老领导。

三、质量组:由各部门选出七位爱挑人毛病的人员独立出来,由梁族老领导,本组目前尚缺本项专业知识,需要在职进修,恳请中华兵工厂派员来教,或我们全组就教于该厂均可。

四、船体组:由木工制造组及木铁器制造组的制造部门组合而成,由本人长子鲁光领导。

五、舣装组:由航海方面三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组合而成,由赵族老领导。

六、修船组:由旧船修补组和棕蓬制造组人员组合而成,由程族老领导。

鲁副厂长继续说道:目前组织运作没有困难,只是有一些问题要向王上报备,现有全厂2,164名员工,其中有578人年纪在60岁以上,其中还有112人是在70岁以上,这些人赶也赶不走,做事还挺卖力的,不支薪又不忍心,可否给予午餐及一些零用钱。

我说道:我听了都快要掉泪了呀!不但要给予午餐及一些零用钱做津贴,还要给全薪,否则不足以表达我的敬意于万一!真是一群值得钦佩、敬重的世外高人呀!

我对于鲁副厂长的报告表示非常满意,对于龙江造船厂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蜕变成中华第三造船厂,表示高度的肯定。接着我介绍政务副厂长兼教育长黄芳度给大家认识,将来所有对外事务的联络,可由黄副厂长负责,譬如联系中华兵工厂有关质量组在职进修事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