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路程爬升600尺高,其实不到两刻时间就到了,所幸防范得宜,没有一个人受伤,只是每个人都喘得跟狗一样。我趁机鼓励大家,只要坚持就会胜利,我们已到了清源山的三分之二高度,离峰顶只有600尺高了,大家都是好样的。
我告诉大家,现在是午时初,我们要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大家可以找个阴凉的地方用午餐,餐后休息一下,蓄积体力,午时后我们要准备营火、搭帐棚,同时当作暖身运动。
对自己有信心的同学,就可以跟着校长攻顶。其他同学也不必懊恼,就在此看守营地,我相信再过半年,所有的同学也都能轻松地做到。我请敦达留五个战士在此保护留守的同学。
午休后我们开始准备营火、搭帐棚,我要每位同学都动起来,拾薪材的、当满营战士助手的、也有在一旁仔细观摩的。等一切做得差不多时,我大喝一声:攻顶!
结果除了敦达指定的五位留守战士外,全部站起来跟过来了,我只好再解释一遍,从我们今晚的宿营地到清源山顶约有四里,高度1200余尺,而清源山的顶峰高度有1800尺,相差600尺,来回距离约七里。
但是因为人迹罕至,因此是没有显著的路,只有野兽走出来的一条小径,路基不稳,而且是颇有坡度的。校长要大家量力而为,不要勉强行事,更不希望有人受伤。结果每个人都显现出坚定的眼神,没有一个人退缩。
我说那好吧,就留两位战士看守即可,其余人员都跟上来吧。与刚才从源山脚下上山的方式一样,每隔十步安排一位满营战士站在路旁护持,必要时拉一把。
野兽山径的难度和精彩,总算让同学们体验过了,在途上碰到烂泥和碎石坡道的时候,我要大家学习野兽,四脚并用,真的很辛苦,但因为这样原始、艰难的山径就是只能这样才安全。否则有很多攀爬段真的危险,有很大的机会不小心就会滚下山去。
到达山顶,因为长期受到风雨的侵蚀,倒是有一块不小的平台,足够大家一起浏览四周的胜景,虽然每个人都学狗爬了不少段路,显得有些狼狈,但没有一个人受伤,骄傲的神色掩饰不住的挂在脸上。
我说上次我唱过一首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非常契合现在的情境。
但是我今天却要吟唱另外一首,是具有警惕作用的诗给大家听,你们都是校长的亲信,希望你们要随时提醒校长,不可埋没了人才。这是唐代诗人,有诗祖之称的陈子昂,所作的著名诗歌登幽州台歌,他感慨怀才不遇的情怀,歌以咏志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虽有卓越的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但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且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失意苦闷、寂寞无奈、悲从中来的情绪。只能藉苍劲奔放的语言,以抒发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叹。
当时却鲜有人听懂,只赞叹他的诗词优美,却于事无补。因此校长要推动白话文,这也是主要的原因。其实,若以白话文来唱,也可以很优美,而且是一听就懂的:
前面没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
后面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
我真是生不逢时。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
地悠悠而广袤,
天地之间,
我独自忧伤,
让人禁不住情,
泪流满面的沾湿了衣襟!
如果陈子昂当时所作,再加上校长改写的白话文诗,陈子昂就不会去呼应晋朝人阮籍议论汉高祖刘邦一样,感叹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而做出此一流传千古,足以泣鬼神的二十二字诗歌。
大家辛苦地登上泉州第一高峰,饱览了泉州风光明媚的美景,上次来过的源山就在脚下。现在的情境,非常契合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充分表达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说大家都是中华的好儿女,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已经休息了两刻,我们也该下山了,否则关节冷了下来,出发前还要暖身。校长提醒各位的下山要点都要用上,而且不可以脱离队伍,一有状况马上要传给校长知道,校长还是在前领路。
说罢我大喝一声:出发!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