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作坊百多工匠,一半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一半几乎成了闲置人员。忙碌的人,是调派给火炮作坊的,唐溪东对于火炮没有研究,只能让这些人靠着自己之前的经验,打造大明现行服役的火炮。

好在钢铁质量得到保证,打造出的火炮从稳定性到射程都大幅提升。

让这些人干自己有经验的事,一切都顺手,但一旦让他们开动脑筋,研发新式武器,思路早已僵化的工匠瞬间就脑袋死机。

所以闲置的那部分人,便是被唐溪东安排研发新式燧发枪的。

弹簧打造了一大堆,燧石也找来不少,但燧发枪依旧毫无进展。

唐溪东知道,自古几千年以来,在儒家正统地位下,被禁锢思想的华夏人对于机械发明的看法都是奇淫巧技、玩物丧志,近两千年下来,人们对于科技机械研发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这就是唐溪东来到这个世界,一再提醒自己要改变的重点之一。

也是他重新规划人生路线,在改良的念头出现之后,决定要改良的内容之一。

但眼前,面临着研发工作严重推迟几乎停滞,他不得不亲自上手带着这些手艺精湛但头脑僵硬的工匠,攻克难关。

燧发枪的弹簧和燧石都已造出来,虽然鉴于眼前钢铁工业刚刚起步,弹簧的性能还未达到后世那样的性能,但至少能用,够用。

燧石也有了,为了提高打火效率,唐溪东不得已依旧使用转轮的原理,在接近填装弹药的部位,做了一个类似燧石打火机原理的打火装置,利用扣动扳机,拉动弹簧线,弹簧拉动转轮摩擦燧石发火,而后再次回位的机械原理,大幅提高燧石打火的效率,这样一来燧石与转轮齿轮摩擦出火星,而后通过外开的风孔与氧气和内部伸出的引火线发生燃烧。

转轮与燧石镶嵌于枪身,防止淋雨后变得潮湿。

发火装置与填装弹药的位置处于正好一下一上,这是考虑到了火焰燃烧朝上,两者之间只开了一道不大不小正好的细小圆孔,即为火药燃烧爆炸提供了氧气以及提供了引火线探头的位置,又可以有效防止爆炸的冲击一味从圆孔中冲击,造成炸膛现象。

而在历史上早期的燧发枪,依旧是依靠枪口填装弹药,大大拖延发射时间,这一点是唐溪东最不能容忍的。

他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枪身开一道横向槽口,而后槽口上下两端剔出一个精巧的推拉轨道,打造一小段能够前后推拉的枪管,推开后填装火药和弹珠,拉合后,整个枪身处于密封的整体状态。

这一部分是最耗费心力人力的地方,推拉装置太过于精细,唐溪东不得不费尽心机,确保工人既能打造出又能保证数量和质量。

为此,唐溪东将整个燧发枪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枪托包括燧石打火的部位,第二部位就是填装弹药的部位,第三部分则是枪管。

三段之间,分别用卡扣和丝扣连接。

考虑到军队需要的燧发枪不是少数,唐溪东在匠作坊制定了标准化流水线式制作工序。

分组进行枪身零件的制作,所有零件尺寸,用专用工程尺进行衡量。

最难的填装弹药的推拉卡槽,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打造枪管,第二步切割后,制作卡槽和推拉枪管。

在没有车床的此时,只能人力一点一点手工打造,好在唐溪东专门派人打造质地坚硬的锉刀出来,让效率有所提升。

而对于枪管,唐溪东也将膛线这个东西做了出来,膛线的制作相对来讲最是简单,因为能够钻孔枪管的车床,唐溪东还是懂得的,既然懂那肯定就要制造出来,当车床制造出来之后,以前最费时费力的枪管制造,反而变得最简单,而且是有膛线的枪管。

本章已完 m.3qdu.com